دسترسی نامحدود
برای کاربرانی که ثبت نام کرده اند
برای ارتباط با ما می توانید از طریق شماره موبایل زیر از طریق تماس و پیامک با ما در ارتباط باشید
در صورت عدم پاسخ گویی از طریق پیامک با پشتیبان در ارتباط باشید
برای کاربرانی که ثبت نام کرده اند
درصورت عدم همخوانی توضیحات با کتاب
از ساعت 7 صبح تا 10 شب
ویرایش: [1 ed.]
نویسندگان: 郭于华
سری:
ISBN (شابک) : 9787300013510
ناش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سال نشر: 1992
تعداد صفحات: 238
[254]
زبان: Chinese
فرمت فایل : PDF (درصورت درخواست کاربر به PDF، EPUB یا AZW3 تبدیل می شود)
حجم فایل: 9 Mb
در صورت تبدیل فایل کتاب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 به فرمت های PDF، EPUB، AZW3، MOBI و یا DJVU می توانید به پشتیبان اطلاع دهید تا فایل مورد نظر را تبدیل نمایند.
توجه داشته باشید کتاب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 نسخه زبان اصلی می باشد و کتاب ترجمه شده به فارسی نمی باشد. وبسایت اینترنشنال لایبرری ارائه دهنده کتاب های زبان اصلی می باشد و هیچ گونه کتاب ترجمه شده یا نوشته شده به فارسی را ارائه نمی دهد.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绪论 一 死亡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主题 二 重死重丧而又避讳言死的民族 三 探讨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角度 第一章 丧葬仪礼与死亡观念在世界现代文化科学中的探讨 第一节 西方文化人类学对有关死亡的仪式与观念的研究 一 人类死亡意识的前行轨迹--弗雷泽的文化进化主义 二 生命的过渡与转换--根纳普的“通过仪礼”模式 三 心理的抚慰与社会的整合--B.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主义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者对生死观念、丧葬礼俗的关注和初步探索 一 从一般生命科学和哲学角度对生死问题的关注 二 传统学术与现代科学联袂的初步文化探索 第二章 社会的系结与整合--传统丧葬仪礼的功能结构分析 第一节 家国同构的礼治社会 一 “差序格局” 二 血缘基础 三 礼治秩序 第二节 专注于仪礼程式的表演 一 古代丧葬仪礼的主要过程和阶段 二 近现代北方农村流行的丧葬仪礼的主要程序和形式 第三节 丧葬礼俗社会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 丧事活动中亲属、家族、社会集团的集聚 二 丧葬宴席与家族、社区关系的协调 三 丧礼规模与家族实力的显示 四 丧葬仪礼与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认和巩固 五 丧葬仪礼与道德意识的传导灌输 第三章 生命的续存与过渡--传统丧葬仪礼的意识结构分析 第一节 观念信仰中两个世界的并存 一 事死如事生与视死如生 二 死者世界的构想与描绘 第二节 两个世界的联系与沟通形式 一 风水信仰--两界之间交感互渗的原理 二 巫觋、阴阳--沟通两界的中间人 三 定期的祭奠节日--两界交往的固定时间 四 “社”--生死两界之间的通衢 第三节 生与死的周行过渡 一 利生的仪式与禁忌 二 婚与丧、红与白的对应和相通 三 生命周圈的完整与中断 四 死亡习俗中“生”的象征 第四章 “生生不已”的主题(上)--传统生命意识与原始思维方式 第一节 生与死界限的模糊 一 否认自然死亡的存在 二 相信“死人活着” 第二节 人生向自然物永恒性的认同 一 天体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一个消失了的死亡起源神话 一 死亡起源神话的世界性母题 二 一个中国死亡起源神话的重新读解 第四节 人的生殖与土地的生养功能 一 两种生产之间的感应与互渗 二 土地神、生殖神与始祖神的同一性 第五章 “生生不已”的主题(下)--传统丧葬文化与宗教、伦理观念 第一节 道教人生理想的核心旨趣与传统的生死观 一 老子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二 入于混沌、顺于自然而“逍遥游”的庄子 三 以长生不死、现世快乐为宗旨的道教 第二节 轮回转世、因果相袭的佛教信仰与传统的生死观 一 佛教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 务实求生的中国式佛教 第三节 儒家的生命哲学与礼乐之论 一 “天地之大德日生”--融宇宙、社会、人生于一体的生命哲学 二 融于家国群体之中而得不朽的生命 三 功利主义的生死之论与丧祭之礼 结束语 一 传统的生死观与民族性 二 新旧意识交织的转型时期 附录一、关于晋西、陕北与民间丧葬仪礼的调查 附录二、鄂西清江流域的“跳丧”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