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رود به حساب

نام کاربری گذرواژه

گذرواژه را فراموش کردید؟ کلیک کنید

حساب کاربری ندارید؟ ساخت حساب

ساخت حساب کاربری

نام نام کاربری ایمیل شماره موبایل گذرواژه

برای ارتباط با ما می توانید از طریق شماره موبایل زیر از طریق تماس و پیامک با ما در ارتباط باشید


09117307688
09117179751

در صورت عدم پاسخ گویی از طریق پیامک با پشتیبان در ارتباط باشید

دسترسی نامحدود

برای کاربرانی که ثبت نام کرده اند

ضمانت بازگشت وجه

درصورت عدم همخوانی توضیحات با کتاب

پشتیبانی

از ساعت 7 صبح تا 10 شب

دانلود کتا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دانلود کتا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مشخصات کتا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ویرایش:  
نویسندگان:   
سری:  
ISBN (شابک) : 9789866480195 
ناشر: 海峡学术出版社 
سال نشر: 2009 
تعداد صفحات: 446 
زبان: Chinese 
فرمت فایل : PDF (درصورت درخواست کاربر به PDF، EPUB یا AZW3 تبدیل می شود) 
حجم فایل: 16 مگابایت 

قیمت کتاب (تومان) : 42,000



ثبت امتیاز به این کتاب

میانگین امتیاز به این کتاب :
       تعداد امتیاز دهندگان : 5


در صورت تبدیل فایل کتا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به فرمت های PDF، EPUB، AZW3، MOBI و یا DJVU می توانید به پشتیبان اطلاع دهید تا فایل مورد نظر را تبدیل نمایند.

توجه داشته باشید کتاب 一九二四年以前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附勘误表) نسخه زبان اصلی می باشد و کتاب ترجمه شده به فارسی نمی باشد. وبسایت اینترنشنال لایبرری ارائه دهنده کتاب های زبان اصلی می باشد و هیچ گونه کتاب ترجمه شده یا نوشته شده به فارسی را ارائه نمی دهد.


توضیحاتی درمورد کتاب به خارجی



فهرست مطالب

封面
書名
內容簡介
序一/林書揚
序二:馬及馬及的靈藥/唐曙
凡例
目錄
導言
	引言、二十世紀末的《左翼》故事
	第一節、理解台灣社會主義運動史的前提
		1.「運動」的對象性何在?
		2.爭論不休的問題:革命「一步到位」或者「分幾步走」的選擇
		3.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論述與陳映真的研究業績
	第二節之一、在「半封建社會」論中通向「新民主主義革命」﹙1920s-1940s﹚
		1.殖民時期的「持續替代」肯定論:矢內原忠雄與山川均
		2.從「持續替代」肯定論到否定論:王學文、許乃昌、台共
		3.半封建社會論:「持續替代」否定論與「新民主主義論」的結合
	第二節之二、「半封建社會」論向「半封建政權」論的轉化﹙1960s-1970s﹚
		1.實際上是「半封建政權」論的劉進慶「半封建社會」論
		2.逐漸成為問題的資產階級
		3.史明與左雄的「資產階級」論戰
	第二節之三、在「半封建政權」論中遠離「新民主主義革命」﹙1970s-1980s﹚
		1.《台灣人民》以降的七〇年代
			﹙一﹚以刊物發行為線索的概略史
			﹙二﹚《台灣人民》對於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的資產階級的看法
		2.爭取資產階級的「迷思」:「民主主義」與「專政」的隱沒
		3.七〇年代以來的島內論述:「新殖民地」、反壟斷、「波拿巴國家」論
	第三節、研究的總結與再展開
		1.第二節的總結
		2.出現於1924年之前的「整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化」論述
		3.研究的再展開:一九二四年以前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萌芽
第一章、一生只能開花一次的青春
	第一節、余清芳與謝晉青
		1.無政府主義者余清芳
		2.無政府主義者謝晉青
	第二節、背叛保守家庭的造反少女:山口小靜
		1.皇國氛圍的台北與社會主義的東京
		2.離開學校之後的生活鬥爭
		3.馬克思主義者小靜
	第三節、山口小靜的生與死
		1.連溫卿與山口小靜的相遇
		2.白色恐怖下的島內秘密讀書會:馬克斯研究會
		3.花蕾落地
第二章、島內社會運動的社會主義萌芽
	引言、路線對立中的蔣渭水
	第一節、社會主義色彩的「台灣第一號政治結社」
	第二節、從「馬克斯研究會」到社會問題研究會
		1.關於「社會問題研究會」的一般說明
		2.山口小靜的返台與馬克斯研究會的形成
		3.社會問題研究會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結論
		1.島內社會主義者與島內外社會﹙主義﹚運動的關係
		2.蔣渭水眼中的路線對立
		3.一九二〇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總趨向:左傾化
第三章、台灣無政府主義者的活動
	引言、黃玉齋的《台灣革命史》
	第一節、台灣的無政府主義起源:東京與北京
		1.東京的台灣人與他們參加的社會主義組織:可思母俱樂部與其他
		2.北京的台灣人組織
		3.范本梁與無政府主義者的交往
	第二節、難獲「共鳴」:長期獨行的范本梁
		1.「新台灣社」的結成:范本梁與許地山的合作
		2.從「新台灣社」轉化為「新台灣安社」
		3.從勉力維持到返台被捕
	第三節、結論
		1.重新檢視黃玉齋《台灣革命史》
		2.也是城南舊事:北京無政府主義者跨國人際圈的後續
		3.「思想武器同爭戰 死筆誰言遜死彈」
	附錄1:〈謹迎新春〉明信片全文考證版
	附錄2:〈華北臺灣人大會之宣言──為台灣民選議會請願團被拘〉全文考證版
第四章、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首次組織化
	引言、上海的兩個祕密集會:1921年7月
	第一節:上海的複雜背景
		1.上海:「主義」的激戰地
		2.上海台灣青年會及其成立前後的局勢
		3.報端上的一瞬:「台灣赤華會」與《平平旬刊》的出現
	第二節、平社與《平平旬刊》:兩種「主義」的兼容與分裂
		1.概觀:平社及《平平旬刊》
		2.「主義」對立:從平社、《平平旬刊》到赤華黨
		3.台灣人青年組織的興衰與轉折:以1924年為中心
	第三節、結論
		1.介入現實
		2.從上海走向全東亞
		3.平社及「赤華黨」的歷史意義
第五章、台灣社會主義者的最初論述
	引言、連溫卿《台北市志初稿:社會志─政治運動篇》的背後
	第一節、范本梁的論述
		1.兩種暴力觀
		2.中國革命中的「以暴易暴」問題
		3.將「以暴易暴」概念引入台灣革命
	第二節、連溫卿與許乃昌的論述
		1.范本梁:「現實存在」與「客觀趨勢」相對立
		2.連溫卿:把「現實存在」視為「客觀趨勢」的派生物
		3.許乃昌的論述:以請願運動發生的變局為中心
	第三節、結論
		1.范本梁與無政府共產主義之關係
		2.客觀趨勢與現實存在之關係
		3.餘話
第六章、「整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化」論與革命性質的抉擇──兩岸社會主義者的首次對話
	引言、從彰化通向莫斯科的道路
	第一節、許乃昌與瞿秋白的對話
		1.許乃昌〈黎明期的台灣〉的內容概述
		2.比較一:其他論述如何論證無產階級運動的可能性
		3.比較二:其他論述如何論證既存社會運動如何沒有進步性
	第二節、許、瞿對話所可能具有的多重面向
		1.許乃昌對兩條路線的認識是否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
		2.許乃昌眼前的「國民革命」形態是否影響他的選擇?
		3.比較:異端共產黨「今日派」與中共之間的革命性質論爭
	第三節、結論
		1.如何決定革命性質
		2.為何、如何論證資產階級的革命性
		3.餘話:許乃昌的蘇聯之行
第七章、「歷史建構」的條件
	引言、舊雨來,今雨不來
	第一節、在歷史事件的重新評價中建構「革命史」
		1.台灣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國民革命」
		2.重新塑造於一九二〇年代的「國民革命」
		3.關於「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的設想及其發展
	第二節、1924年「反帝國主義運動」的興起
		1.1924年的排外風潮
		2.「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與「反帝國主義運動」的興起
		3.1924年「反帝國主義運動」的後續發展
	第三節、結論
		1.兩種史觀的抉擇
		2.殖民地「資本主義化」的限制
		3.遠非成王敗寇
	附錄1:謝廉清的「反帝大聯盟」文獻
第八章、「蠹魚」的旅行日記──1924年連溫卿的赴日之行
	引言、一次特別的報告會
	第一節、〈蠹魚的旅行日記〉尋蹤
		1.戴國煇的追尋
		2.〈蠹魚的旅行日記〉考證
		3.「蠹魚」為何得以成行
	第二節、向著五一節的東京而去的蠹魚
		1.在前往日本的船上﹙4月26日至30日﹚
		2.從神戶到東京﹙4月30日﹚
		3.參與東京的五一節遊行﹙5月1日﹚
	第三節、為了與山川夫婦的見面
		1.在東京展開訪問行程﹙5月2日至4日﹚
		2.為日本世界語學會而續留於東京﹙5月5日至14日﹚
		3.訪問山川夫婦與返台﹙5月14日至20日﹚
結語、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第一節、台灣社會主義運動起源問題的總結
		1.世界背景
		2.東亞背景
		3.台灣背景
	第二節、台灣社會主義者的革命論述
		1.台灣「全盤資本主義化論」、革命性質論,以及歷史建構
		2.如何透過「民主主義革命」與「國民革命」改善研究
		3.通向1927年的道路
			﹙1﹚許乃昌所批評的「沙上的文化運動」與文協左轉
			﹙2﹚文協左轉與無產青年的崛起
	第三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表
	表2-1:治警事件前夕,文協與島內相關團體、核心幹部
	表3-1:范本梁的人際關係網
	表3-2:新台灣﹙創刊號-第三號﹚目錄
	表3-3:《台灣新青年》創刊號目錄
	表4-1:蔡惠如在1921年
	表4-2:關於《平平旬刊》聯絡人及聯絡處的記載
	表4-3:《平平旬刊》目錄
	表4-4:「平平同人」資料考證略表
	表4-5:1924年前後上海台灣人諸組織的活動簡表
	表4-6:「表4-5」簡示
	表4-7:各種組織及刊物的中文、英文、俄文名稱對照表
	表4-8:許乃昌所謂的十三名台灣左翼積極份子﹙對照表4-7﹚
	表4-9:上海各事件、組織的關係人列表﹙以1924年上海為中心﹚
	表6-1:兩條路線
	表7-1:反帝國主義大聯盟編,《反帝國主義》目錄
	表7-2:以《中國青年》與《嚮導週報》為對象的數據統計表
	表8-1:〈蠹魚的旅行日記〉結構簡表
	表8-2:〈蠹魚的旅行日記〉與連溫卿後續文章之關係略表
徵引書目
	A
		Amin, S.﹙1974﹚.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A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Underdevelopment.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氏﹙1923a﹚。〈臺灣の同志より.その一〉﹙1923年4月5日﹚。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12-15﹚。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A氏﹙1923b﹚。〈臺灣の同志より.その二〉﹙1923年4月19日﹚。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15-16﹚。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阿鳳﹝賀威聖﹞﹙1924a﹚。〈上狗法的當〉。《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16。
		阿鳳﹝賀威聖﹞﹙1924b﹚。〈至死不悟〉。《平平旬刊》﹐第4期﹙上海﹚﹐8。
		阿鳳﹝賀威聖﹞﹙1924c﹚。〈趕走直腳鬼〉。《平平旬刊》﹐第6期﹙上海﹚﹐1-3。
		阿鳳﹝賀威聖﹞﹙1924d﹐06/11﹚。〈平平旬刊阿鳳君來信〉。《婦女週報》﹙上海﹚﹐6-7。
		愛智﹙1925﹚。〈新老子的政治哲學〉。《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27-34。
		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9﹚。〈徐介藩〉。收錄於﹕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安徽省志•人物志》﹙頁197-198﹚。北京﹕方志出版社。
		奧村哲﹙2004﹚。〈序に代えて──日本における近現代中国の社会構成体論と社会主義体制観〉。收錄於﹕奧村哲﹐《中国の資本主義と社会主義﹕近現代史像の再構成》。東京﹕櫻井書店。
	B
		Balibar, É.﹙2001﹚。〈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李其慶等譯﹚。收錄於﹕É. B. Louis Althusser﹐《讀《資本論》》﹙頁243-383﹚。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elogurova, A.﹙2003﹚. The Taiwa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omintern﹙1928-1931﹚.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Ben Fine, L. H.﹙1993﹚。《重讀《資本論》》﹙魏塤等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B氏﹙1923﹚。〈臺灣の同志より.その三〉﹙1923年4月27日﹚。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15-16﹚。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白堅武﹙1992﹚。《白堅武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柏克﹙1977﹚。〈簡評「台灣時代」的發刊詞〉。《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歐洲分會會刊•鄉訊》﹐1977年5月號﹙奧地利﹚﹐24-25。
		柏也﹙1982﹚。〈論台灣革命的阿爾巴尼亞派──兼評台灣時代社〉。《台獨季刊》﹐第2期﹙Kearny NJ﹚﹐55-60。
		坂井洋史與嵯峨隆﹙編﹚。﹙1994﹚。《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解題.總目次」。東京﹕綠蔭書房。
		包惠僧﹙1983﹚。《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
		北京廉清﹝謝廉清﹞﹙1924﹐03/21﹚。〈﹝雜錄﹞對於今年暑暇的希望〉。《台灣民報》﹙東京﹚﹐12。
		北京廉清虛無﹝謝廉清﹞﹙1924﹐03/21﹚。〈﹝雜錄﹞若廢姓則如何〉。《台灣民報》﹙東京﹚﹐10。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2006﹚。〈參事介紹〉 擷取於2007/03/02﹐來自﹕ http://www.bjcss.gov.cn/fore/csjs/viewcs.asp?cscol=csjs&memid=287
		貝原たい﹙1923﹚。〈山口小静さんの思出〉。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3-5﹚。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本刊﹙1974﹚。〈本刊聲明〉。《台灣人民》﹐第9期﹙法國﹚﹐1-5。
		本刊評論員﹙1973a﹚。〈﹝社論﹞國台合作與台灣新民主主義革命〉。《台灣人民》﹐第6期﹙Halifax﹚﹐1-5。
		本刊評論員﹙1973b﹚。〈﹝社論﹞再論國台合作與台灣新民主主義革命〉。《台灣人民》﹐第7期﹙Halifax﹚﹐1-4。
		本刊評論員﹙1974﹚。〈論無產階級聯合〉。《台灣人民》﹐第9期﹙法國﹚﹐6-8。
		本刊資料室﹙1991﹚。〈世界與台灣及中國日本國際語運動史〉。《綠蔭》﹐創刊號﹙東京﹚﹐9-20。
		比嘉春潮﹙1971﹚。〈薩摩統治下の沖縄農民〉﹙1970.1.1﹚。收錄於﹕比嘉春潮﹐《比嘉春潮全集》﹙第2巻﹐頁295-299﹚。那覇﹕沖縄タインス。
		比嘉春潮﹙1997﹚。《沖繩の歲月──自傳的回想から》。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
		布施勝治﹙1926﹚。《ソウエート東方策》。北京﹕燕塵社。
		布施勝治﹙1927﹚。《蘇俄的東方政策》﹙半粟譯﹚。上海﹕太平洋書店。
	C
		Callinicos, A.﹙2007﹚. The Drama of Revolution and Reaction: Marxist History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C. Wickham ﹙Ed.﹚, Marxist History-Writ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 158-17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4﹚. China Mission Year Book﹙1914﹚. Retrieved 2007/3/24, from  http://ricci.rt.usfca.edu/institution/view.aspx?institutionID=227
		Cohen, P. A.﹙1997﹚. History in Three Ke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Cohen, P. A.﹙2005﹚。《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杜繼東譯﹚。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
		「初期コミンテルンと東アジア」研究会﹙編﹚。﹙2007﹚。《初期コミンテルンと東アジア》。東京﹕不二出版。
		蔡和森﹙1982﹚。〈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1926﹚。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黨史報告選編》﹙頁1-76﹚。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蔡培火與陳逢源等﹙1983﹚。《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
		蔡孝乾﹙1970﹚。《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蔡依伶﹙2004﹚。〈理論陳映真與小說陳映真〉。《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2期﹙台北﹚﹐79。
		參謀本部﹙1925﹐10/01﹚。〈北京ニ於ケル主要思想団体〉。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A03023733600﹐《各種情報資料・参情報》﹙4.3.2﹚﹙国立公文書館﹚。
		曹世鉉﹙2003﹚。《清末民初無政府派的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曹世鉉﹙2005﹚。〈東亞三國﹙韓﹑中﹑日﹚無政府主義的比較〉。《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月號﹙湖南﹚﹐53-58。
		長野朗﹙1927﹚。《支那の反帝國主義運動》。東京﹕行地社出版部。
		長野朗﹙1940﹚。《支那事典》。東京﹕建設社。
		超麟﹝鄭超麟﹞﹙1924﹚。〈醒獅派的國家主義〉。《中國青年》﹐第72期﹙上海﹚﹐332-338。
		陳彬龢﹙1928﹚。〈十七﹑反帝國主義運動的過去〉。收錄於﹕陳彬龢﹐《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頁121-130﹚。上海﹕世界書局。
		陳獨秀﹙1922﹐09/20﹚。〈造國論〉。《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9-10。
		陳獨秀﹙1924a﹐07/23﹚。〈反帝國主義運動聯盟〉。《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598。
		陳獨秀﹙1924b﹚。〈二十七年以來國民運動中所得教訓〉。《新青年》﹐季刊第4期﹙上海﹚﹐15-22。
		陳獨秀﹙1979﹚。〈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1923.12.1﹚。收錄於﹕人民出版社﹙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1冊﹐頁26-36﹚。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獨秀﹙1981﹚。〈中共中央執委會書記陳獨秀給共產國際的報告〉﹙1922.6.30﹚。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政治報告選輯﹙一九二二-一九二六年﹚》﹙頁1-9﹚。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陳獨秀﹙1989﹚。〈陳獨秀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23.6﹚。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頁167-173﹚。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陳獨秀等八十一人﹙1983﹚。〈我們的政治意見書〉﹙1929.12.15﹚。收錄於﹕彭述之﹐《彭述之選集》﹙第1卷﹐頁305-335﹚。香港﹕十月出版社。
		陳惇﹙編﹚。﹙2003﹚。《西方文學史》﹙第3卷﹚。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陳芳明﹙1991﹚。《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芳明﹙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河石﹝左雄﹞。〈建立革命的自由主義運動〉。《海外政論》﹐第4期﹙New York﹚﹐2-4。
		陳佳宏﹙1998﹚。《海外台獨運動史﹕美國台獨團體之發展與挑戰﹕50年代中至90年代中》。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金龍﹙1996﹚。〈「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過程考析〉。《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北京﹚﹐227-231。
		陳銘城﹙1992﹚。〈十三﹑日本台獨左派——史明與朱世紀〉。收錄於﹕陳銘城﹐《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頁73-79﹚。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其人﹙2005﹚。〈理察德.坎蒂隆的經濟思想──一種從分析土地關係開始研究社會經濟的理論〉。收錄於﹕陳其人﹐《陳其人文集──經濟學爭鳴與拾遺卷》﹙頁489-45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信行﹙2008﹚。〈一個臺灣人的毛派之路﹕回應「新民主主義者」陳明忠先生〉。《思想》﹐第10期﹙台北﹚﹐271-290。
		陳雪嶺﹙1998﹚。〈《閒話揚州》與作者易君左其人〉。《民國春秋》﹐第4期﹙南京﹚。
		陳映真﹙1977﹚。〈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仙人掌雜誌》﹐第1卷第5號﹙台北﹚﹐65-78。
		陳映真﹙1989﹚。〈因為在民眾中有真理﹕韓國社會構成體性質的論戰和韓國社科界的英姿〉。《人間》﹐1989年6月號﹙台北﹚﹐123-127。
		陳映真﹙1992a﹚。〈祖國﹕追求.喪失與再發現──戰後臺灣資本主義階段的民族主義〉。《海峽評論》﹐第21期﹙台北﹚﹐21-37。
		陳映真﹙1992b﹚。〈台灣現代文學思潮之演變〉。《中華雜誌季刊》﹐第31年總1期﹙台北﹚﹐122-154。
		陳映真﹙1994﹚。〈帝國主義者和後殖民地精英﹕評李總統和司馬遼太郎的對談﹙下﹚〉。《海峽評論》﹐第43期﹙台北﹚﹐42-47。
		陳映真﹙1995a﹚。〈臺獨批判的若干理論問題﹕對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之回應〉。《海峽評論》﹐第52期﹙台北﹚﹐30-38。
		陳映真﹙1995b﹚。〈省籍﹑統獨都是「假問題」──總評臺灣幾個關鍵問題〉。《財訊》﹐第154期﹙台北﹚﹐78-87。
		陳映真﹙1997﹚。〈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年代臺灣文學論爭在臺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第158期﹙台北﹚﹐57-76。
		陳映真﹙1999﹚。〈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文藝理論與批評》﹐1999年2月號﹙北京﹚﹐89-101。
		陳映真﹙2000﹚。〈資產階級的辦公室和代理人〉。《勞動前線》﹐第31期「2000年五一勞動節特刊」﹙台北﹚﹐5-7。
		陳映真﹙2002a﹚。〈序〉。收錄於﹕杜繼平﹐《階級﹑民族與統獨爭議﹕統獨問題的上下求索》﹙頁1-23﹚。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2002b﹚。〈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頁7-48﹚。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2002c﹚。〈如炬的目光──讀蘇新先生遺稿《談台灣解放問題》〉。《左翼》﹐第27號﹙台北﹚﹐10-14。
		陳映真﹙2003﹚。〈李友邦的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論與台共兩個綱領及「邊陲部資本主義社會構造體論」的比較考察〉﹙1992﹚。收錄於﹕嚴秀峰﹙編﹚﹐《紀念李友邦先生論文集》﹙頁45-78﹚。台北﹕世界綜合出版社。=>
		陳映真﹙2005﹐11/20﹚。〈東望雲天﹕紀念劉進慶教授〉。《聯合報》﹙台北﹚﹐E7。
		陳映真﹙2006﹚。〈文明與野蠻的辯證——龍應台女士《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的商榷〉。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28﹕文學與歷史」﹙頁124-140﹚。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編﹚。﹙2001﹚。《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因為是祖國的緣故…」。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與戴國煇﹙1988﹚。〈「台灣人意識」與「台灣民族」──戴國煇與陳映真於愛荷華對談〉﹙1984﹚。收錄於﹕陳映真﹐《思想的貧困》﹙頁147-184﹚。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與劉進慶﹙1988﹚。〈台灣經濟發展的虛相與實相──訪劉進慶教授〉﹙1987﹚。收錄於﹕陳映真﹐《石破天驚》﹙頁177-192﹚。台北﹕人間出版社。
		晨報*﹙1923﹐07/05﹚。〈北京朝陽大學招生〉。《晨報》﹙北京﹚﹐1。
		晨報*﹙1924﹐07/28﹚。〈反帝國主義聯盟招待新聞界情形〉。《晨報》﹙北京﹚﹐7。
		程玉海﹙1987﹚。〈共產國際統一戰線策略演進的曲折性及其原因〉﹐《國際共運史研究》﹐第2輯﹙1987﹐北京﹚﹐67-79
		赤人﹙1921﹐05/25﹚。〈破壞學生會的卑劣手段〉。《覺悟》﹙上海﹚﹐4。
		赤人﹙1924﹚。〈中俄交涉破裂的原因〉。《平平旬刊》﹐第2期﹙上海﹚﹐1-3。
		初民﹙1922﹚。〈我對於陳仲甫派變更態度的批評〉。《今日》﹐第2卷第4號﹙北京﹚﹐7-12。
		春發﹙1974﹚。〈中國實行新民主主義政策的經驗──倒蔣統一戰線上指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台灣人民》﹐第9期﹙Halifax﹚﹐9-23。
		春雷﹙1923a﹚。〈國內同志消息〉。《春雷》﹐第1卷第1期﹙廣州﹚﹐133-135。
		春雷﹙1923b﹚。〈同志消息〉。《春雷》﹐第1卷第2期﹙廣州﹚﹐7-14。
		春雷﹙1924﹚。〈新刊介紹〉。《春雷》﹐第3期﹙廣州﹚﹐112-114。
		崔紅軍等﹙1981﹚。〈回憶爸爸崔曉立烈士〉。《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18輯﹙浙江﹚﹐44-54。
		村田陽一﹙編譯﹚。﹙1981﹚。《コミンテルン資料集》﹙第4卷﹚。東京﹕大月書店。
		村田陽一﹙編譯﹚。﹙1986﹚。《資料コミンテルンと日本》﹙第1-3卷﹚。東京﹕大月書店。
		村田陽一﹙編譯﹚。﹙1987﹚。《コミンテルン資料集》﹙第2卷﹚。東京﹕大月書店。
		村田陽一﹙編譯﹚。﹙1993﹚。《資料集‧初期日本共產党とコミンテルン》。東京﹕大月書店。
		瑳峨隆﹙1994﹚。《近代中国アナキズム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
		郗志群﹙編﹚。﹙2000﹚。《北京史百年論著資料索引》。北京﹕燕山出版社。
	D
		Dirlik, A.﹙2005a﹚。《革命與歷史》﹙翁賀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Dirlik, A.﹙2005b﹚。〈東亞的現代性與革命﹕區域視野中的中國社會主義〉﹙譚翠鶯﹑曹義恆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3期﹙北京﹚﹐8-16。
		Dirlik, A.﹙2006﹚。《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孫宜學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大川周明﹙1924﹐09/21﹚。〈東方諸國的民族運動〉。《台灣民報》﹙東京﹚﹐10。
		大雷﹝張太雷﹞﹙1924﹐10/08﹚。〈辛亥革命在中國國民革命上之意義〉。《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705-706。
		代英﹝惲代英﹞﹙1923﹚。〈中國的分立運動〉。《中國青年》﹐第4期﹙上海﹚﹐5-8。
		代英﹝惲代英﹞﹙1924﹚。〈介紹八十一期以後之「嚮導」〉。《中國青年》﹐第51期﹙上海﹚﹐1-7。
		戴國煇﹙1975﹚。〈台灣抗日左派指導者連溫卿とその稿本〉。《史苑》﹐第35卷第2號﹙東京﹚﹐57-60。
		戴國煇﹙1978﹚。〈連溫卿の二つの日記〉﹐附錄於〈連溫卿日記──一九三○年の三十三日間〉。《史苑》﹐第39卷第1號﹙東京﹚﹐99。
		戴國煇﹙2000﹚。〈探索《台灣警察沿革誌》有感——《台灣抗日運動史》中譯本出版代序〉。《海峽評論》﹐第117期﹙台北﹚﹐62-63。
		戴國煇﹙2002﹚。〈旅日時台灣史料及資料的蒐集與運用〉。收錄於﹕戴國煇﹐《台灣史研究集外集》﹙頁17-51﹚。台北﹕遠流出版社。
		戴啟棠﹙1989﹚。〈王環心〉。收錄於﹕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江西英烈》﹙頁66-72﹚。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荻野正博﹙2004﹚。〈解說 田口運蔵「赤旗の靡くところ」〉。收錄於﹕田口運蔵﹐《赤旗の靡くところ》﹙解說頁1-7﹚。東京﹕株式会社ゆまに書房。
		獨秀﹝陳獨秀﹞﹙1920﹚。〈﹙101﹚民主黨與共產黨〉。《新青年》﹐月刊第8卷第4號﹙上海﹚﹐隨感錄頁4-5。
		獨秀﹝陳獨秀﹞﹙1924﹐09/03﹚。〈我們對於義和團兩個錯誤的觀念〉。《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645-646。
		讀者C.K﹙1970﹚。〈何謂「今日臺灣在殖民地統治之下」〉。《獨立台灣》﹐第25號﹙東京﹚﹐2-6。
	E
		恩格斯﹙1957﹚。〈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根據親身觀察和可靠材料〉﹙1845﹚。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頁269-587﹚。北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84﹚。《自然辯證法》﹙于光遠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95a﹚。〈反杜林論〉﹙1878﹚。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頁343-677﹚。北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95b﹚。〈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80﹚。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頁687-760﹚。北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95c﹚。〈《論俄國的社會問題》跋〉﹙1894﹚﹑〈法德農民問題〉﹙1894﹚。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頁437-451﹑484-505﹚。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村一夫﹙1974﹚。〈雜誌『マルクス主義』の5年間〉。オンライン版『二村一夫著作集』。擷取於2007/6/21﹐來自﹕ http://oohara.mt.tama.hosei.ac.jp/nk/mxmkaidai1.htm
	F(Ф)
		Frank S.T. Hsiao, L. R. S.﹙1983﹚.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Taiwanese Communist Party, 1928-1931.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nn Arbor, Mich., etc.﹚, 42, 269-288.
		Фирсов, Ф.И.﹙1985﹚。〈工人階級統一戰線的策略和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摘錄﹚〉﹐《國際共運史研究資料》﹐第14輯﹙北京﹚﹐221-243。
		Фирсов, Ф.И.﹙1988﹚。〈關於1921-1924年統一戰線策略的問題〉﹐《國際共運史研究》﹐第6輯﹙北京﹚﹐221-243。
		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編﹚。﹙1973﹚。《政治研究會.無產政黨組織準備委員會》。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1963﹚。〈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會刊〉。《近代史資料》﹐第2期﹙北京﹚﹐96-109。
		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編﹚*。﹙1927﹚。《打倒帝國主義》。上海﹕公理書店。
		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編﹚。﹙1926a﹚。《反帝國主義》。武昌﹕時中合作書社。
		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編﹚。﹙1926b﹚。《反帝國主義概要》。上海﹕經濟研究會。
		范本梁﹙1926﹐12/26﹚。〈獄中瑣言〉。《台灣民報》﹙東京﹚﹐15。
		范一洗﹝范本梁﹞﹙1924﹚。〈追慕大杉榮先生﹙講稿﹚〉。《民鐘》﹐第1卷第8期﹙廣東﹚。
		范志義﹙蒼亨﹚﹝范本梁﹞﹙1920﹚。〈結婚の改善を絕叫す﹗﹗〉。《台灣青年》﹐第1年第5號﹙東京﹚﹐60-64。
		馮魯英﹙1924﹐05/28﹚。〈﹝通信﹞對於西洋人釘死奶媽的懷疑〉。《婦女週報》﹙上海﹚﹐4-5。
		馮天瑜﹙2007﹚。《「封建」考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佛突﹝陳望道﹞﹙1920﹐08/17﹚。〈婦女解放和浮盪少年〉。《覺悟》﹙上海﹚﹐1。
		福建私立集美學校二十周年紀念刊編輯部﹙1933﹚。《福建私立集美學校二十周年紀念刊》。福建﹕集美學校祕書處﹑消費公社。
		婦女週報﹙1924﹐05/14﹚。〈女子的生命權在哪裡﹖劊子手「何其多也」﹗〉。《婦女週報》﹙上海﹚﹐4。
		傅能華﹙1985﹚。〈華崗〉。收錄於﹕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21卷﹐頁281-312﹚。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
	G
		高成炎﹙2005﹚。〈一個海外留學生的認同經歷〉。收錄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頁485-500﹚。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
		高軍﹙編﹚。﹙1984﹚。《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高軍等﹙編﹚。﹙1986﹚。《五四運動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介紹與傳播》。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高橋新太郎文庫。〈昭和40年以前雑誌リスト:エスペラント01〉。擷取於2006/4/1﹐來自﹕http://www.noracomi.co.jp/takahashi/zassi/esupe/03.jpg
		高希聖等﹙編﹚。﹙1930﹚。《社會科學大詞典》。上海﹕世界書局。
		高一涵﹙1931﹚。〈弁言〉。收錄於﹕三浦藤作﹐《西洋倫理學史》﹙謝晉青譯﹚。上海﹕商務印書館。
		高一涵﹙1979﹚。〈高一涵致胡適〉﹙1923.7.15﹚﹑〈高一涵致胡適〉﹙1923.8.6﹚。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上卷﹐頁209﹑214-215﹚。北京﹕中華書局。
		葛懋春與蔣俊等﹙編﹚。﹙1984a﹚。《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葛懋春與蔣俊等﹙編﹚。﹙1984b﹚。《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1981﹚。〈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係問題的決議﹙1923.3.3﹚〉。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19-1928﹚》﹙第1輯﹐頁76-7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顧修﹙1923﹐12/07﹚。〈青年們能忍受丘九的名詞嗎﹖〉。《覺悟》﹙上海﹚﹐4。
		官土生﹝曾健民﹞﹙2000﹚。〈左的幻視──就教於《連結》諸君〉。《左翼》﹐第3號﹙台北﹚﹐35-38。
		郭紀舟﹙1995﹚。〈一九七○年代台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台中。
		郭沫若﹙1989﹚。〈反響之反響.答一位未知的臺灣青年〉﹙1922.10.3﹚。收錄於﹕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6卷﹐頁133-13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國際共產主義同盟﹙第四國際主義者﹚﹙1997﹚。〈中國托洛茨基主義的起源﹕不斷革命與「反帝統一戰線」的對立〉 擷取於2006/5/1﹐來自﹕ http://www.icl-fi.org/chinese/oldsite/ORIGINS.HTM
	H
		Harvey, D.﹙2003﹚. The new imperi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海東﹙1928a﹐05/25﹚。〈台灣文化協會的運動狀況〉。《國際事情》﹙南京﹚﹐3-4。
		海東﹙1928b﹐06/01﹚。〈台灣文化協會的運動狀況﹙續﹚〉。《國際事情》﹙南京﹚﹐1-4。
		海東﹙1928c﹐06/08﹚。〈台灣文化協會的運動狀況﹙續﹚〉。《國際事情》﹙南京﹚﹐3-4。
		海峽評論編輯部﹙1995﹚。〈五○年代政治案件殉難者春季追悼大會〉。《海峽評論》﹐第53期﹙台北﹚﹐46-49。
		漢人﹝黃玉齋﹞﹙1926﹚。《台灣革命史》。上海﹕泰東圖書局。
		漢冑﹝劉大白﹞﹙1921﹐02/23﹚。〈台灣底富翁巨紳和橫濱底僑商領袖〉。《覺悟》﹙上海﹚﹐4。
		何池﹙2004﹚。〈「彭榮」究竟是誰──試析中共黨史上的一樁迷案〉。《黨史文苑》﹐2004年第6期﹙江西﹚﹐106-108。
		何青﹝許登源﹞﹙1981a﹚。〈對台灣社會階級分析的一些看法〉。《台灣思潮》﹐第2期﹙Los Angeles﹚﹐3-22。
		何青﹝許登源﹞﹙1981b﹚。〈對台灣社會階級分析的一些看法〉。《台灣思潮》﹐第3期﹙Los Angeles﹚﹐10-26。
		何青﹝許登源﹞﹙1982﹚。〈對台灣社會階級分析的一些看法〉。《台灣思潮》﹐第4期﹙Los Angeles﹚﹐12-29。
		何艷艷﹙2005﹚。〈「國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蘇建交談判﹙1923-1924﹚〉。《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北京﹚﹐237-273。
		和森﹝蔡和森﹞﹙1922﹐09/13﹚。〈統一借債與國民黨〉。《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4-6。
		和森﹝蔡和森﹞﹙1924﹐09/03﹚。〈義和團與國民革命〉。《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652-654。
		河瀨蘇北﹙編﹚。﹙1932﹚。《滿洲及支那辭典》。東京﹕東方文化協會出版部。
		河崎なつ﹙1923﹚。〈噫 山口さん〉。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7-12﹚。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賀覺非﹙1982﹚。〈胡鄂公〉。收錄於﹕賀覺非﹐《辛亥武昌首義人物傳》﹙頁470-476﹚。北京﹕中華書局。
		黑色青年﹙1930﹚。〈內外消息〉。《黑色青年》﹐第6期﹙出版地不詳﹚。
		洪明仁﹙1972﹚。〈評「民族解放﹑社會主義與國際主義」〉。《台灣人民》﹐第2期﹙Halifax﹚﹐14-18。
		洪明仁﹙1973﹚。〈台灣農民﹑資產階級﹐與國民黨政權〉。《台灣人民》﹐第3期﹙Halifax﹚﹐6-16。
		洪炎秋﹙2004﹚。〈序〉。收錄於﹕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序言頁1-9﹚。台北﹕三民書局。
		侯外廬﹙1987﹚。〈社會史導論——生產方式研究與商榷〉。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思想史研究室編﹙編﹚﹐《侯外廬史學論文選集》﹙上卷﹐頁22-41﹚。北京﹕人民出版社。
		侯外廬﹙2007﹚。〈我對中國社會史的研究〉。收錄於﹕冷溶﹙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史學篇」﹙頁252-28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侯志平﹙1985﹚。〈中國世界語運動年表〉。收錄於﹕侯志平﹐《世界語運動在中國》﹙頁20-105﹚。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胡南湖﹝胡鄂公﹞﹙1922﹚。〈主張承認勞農政府的一個意見〉。《今日》﹐第2卷第2號﹙北京﹚﹐1-7。
		胡南湖﹝胡鄂公﹞﹙1926﹚。〈反帝國主義〉﹙寫於1925.12.10﹚。收錄於﹕反帝國主義大聯盟﹙編﹚﹐《反帝國主義》﹙頁1-50﹚。武昌﹕時中合作書社。
		胡慶雲﹙1994﹚。《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想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胡如雷﹙1979﹚。《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胡訓珉與賀建﹙1991﹚。《上海幫會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花蕾﹙1924﹚。〈台匪〉。《平平旬刊》﹐第3期﹙上海﹚﹐3。
		華丹坡與李彥英﹙2003﹚。〈華崗著作年表補遺〉。收錄於﹕劉培平﹙編﹚﹐《戰士.學者.校長 華崗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黃登洲﹙1923﹚。〈台灣日日及台南新報を讀みて〉。《台灣》﹐第4年第8號﹙東京﹚﹐83-86。
		黃逢霖﹙1979﹚。〈黃逢霖致胡適〉﹙1923.11.17﹚。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上卷﹐頁220-221﹚。北京﹕中華書局。
		黃美真與石源華等﹙編﹚。﹙1984﹚。《上海大學史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黃藝博﹙1982﹚。〈無政府主義者在廣州搞工會運動回憶〉。收錄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編﹚﹐《中國無政府主義資料選編》﹙頁507-5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
		黃玉齋﹙1999﹚。〈台灣初期抗日史略〉。收錄於﹕黃玉齋﹐《台灣抗日史論》﹙頁1-87﹚。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黃志榮與黃妙珍﹙1986﹚。〈一九二○至一九二七年上海地區青年團組織發展概況〉。《報刊資料選匯﹕D42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86年第6期﹙北京﹚﹐49-55。
	I(И)
		Ивашин, И. Ф.﹙1995﹚。《蘇聯外交簡史》﹙春華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Ильенков, Э. В.﹙1993﹚。《馬克思《資本論》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法》﹙孫開煥等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J
		《舊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編寫組﹙1977﹚。《舊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
		記者﹙1924﹚。〈メーデーに就いて〉。《台灣》﹐第5年第2號﹙東京﹚﹐73-78。
		記者﹝瞿秋白﹞﹙1924﹚。〈〈黎明期的台灣〉記者附誌〉。《新青年》﹐季刊第4期﹙上海﹚﹐101。
		賈桂芳﹙編﹚。﹙1985﹚。《文學研究會資料》。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簡炯仁﹙1997﹚。《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劍平﹙1992﹚。〈亞細亞革命與世界改造〉﹙1924﹚。收錄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小黨派》﹙頁3-8﹚。北京﹕檔案出版社。
		江刺昭子﹙1995﹚。〈解說〉。收錄於﹕林要﹙編﹚﹐《小さき命.林てる子遺稿集》﹙解說頁1-5﹚。東京﹕大空社。
		江亢虎﹙1928﹚。《江亢虎南游迴想記》﹙第五版﹚。上海﹕中華書局。
		江亢虎﹙1944﹚。〈亞東新聞國恥紀念特刊題詞〉﹙1924.5﹚。收錄於﹕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編》﹙頁227-228﹚。南京﹕現代印書館。
		江陵縣志辦公室﹙2000﹚。〈胡鄂公﹙1884-1951﹚〉。收錄於﹕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北省志﹕人物》﹙下冊﹐頁141-143﹚。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江西省文化廳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員會等﹙編﹚。﹙1994﹚。《中央蘇區革命文化史料匯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蔣俊﹙1984﹚。〈盧劍波先生早年的無政府主義宣傳活動紀實〉。收錄於﹕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下冊﹐頁1009-102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立峰﹙1992﹚。〈鈴江言一〉。收錄於﹕劉德有﹑馬興國﹙編﹚﹐《中日文化交流事典》﹙頁626﹚。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蔣渭水﹙1922﹚。〈動搖時代の台灣〉。《台灣》﹐第3年第9號﹙東京﹚﹐47-49。
		蔣渭水﹙1924﹐09/21﹚。〈隨感錄﹕七一與五九〉。《台灣民報》﹙東京﹚﹐11。
		蔣渭水﹙1929﹐03/31﹚。〈中國々民黨の歷史﹙十一﹚〉。《台灣民報》﹙台北﹚﹐10。
		蔣渭水﹙1930﹐07/16﹚。〈十年後の解放運動-希望と展望-〉。《台灣新民報》﹙台北﹚﹐18。
		蔣渭水.雪谷﹙1925﹐08/26﹚。〈五個年中的我〉。《台灣民報》﹙東京﹚﹐43-45。
		蔣中正﹙1964﹚。〈蔣總統為吳敬恆先生百年誕辰致詞〉。收錄於﹕吳稚暉先生全集編纂會編﹙編﹚﹐《吳稚暉先生全集》﹙第1卷﹐頁1-7﹚。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堺利彥﹙1923﹚。〈吊意〉。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頁44﹚。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金寶瑜﹙1989﹚。〈農工部門間的資源轉移﹕從評《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開始〉。收錄於﹕馬克.薛爾頓﹙編﹚﹐《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頁145-160﹚。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金富軍與蔡樂蘇﹙2006﹚。〈陳獨秀對義和團的認識變化及其政治意涵〉。《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9卷第2期﹙武漢﹚﹐230-234。
		金良守﹙2004﹚。〈日本佔領時期韓國和台灣地區接受魯迅之比較〉。《當代韓國》﹐2004年冬季號﹙北京﹚。
		金時俊﹙2005﹚。〈流亡中國的韓國知識分子和魯迅〉。收錄於﹕魯迅博物館﹙編﹚﹐《韓國魯迅研究論文集》﹙頁50-64﹚。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金喜坤﹙2005﹚。〈追封建國勳章的被遺忘的革命家尹滋英──領導社會主義獨立運動的朝鮮共產黨核心領導〉。《新東亞》﹐第48卷第1號﹙首爾﹚﹐432-443。
		金正明﹙1967﹚。《朝鮮獨立運動》﹙第五卷「共產主義運動篇」﹚。東京﹕原書房。
		近代日本社会運動史人物大事典編集委員会﹙編﹚。﹙1997﹚。《近代日本社会運動史人物大事典》﹙第4卷﹚。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
		晉青﹝謝晉青﹞﹙1920a﹐08/02﹚。〈不良的少男少女〉。《覺悟》﹙上海﹚﹐4。
		晉青﹝謝晉青﹞﹙1920b﹐09/02﹚。〈台灣與朝鮮〉。《覺悟》﹙上海﹚﹐1-2。
		晉青﹝謝晉青﹞﹙1920c﹐09/17﹚。〈﹝特載﹞東京通信社的成立﹑經過﹑和現在停辦的理由〉。《覺悟》﹙上海﹚﹐1-3。
		晉青﹝謝晉青﹞﹙1920d﹐10/18﹚。〈台灣生番的精神與道德〉。《覺悟》﹙上海﹚﹐1。
		晉青﹝謝晉青﹞﹙1921a﹐02/16﹚。〈台灣人底政治運動〉。《覺悟》﹙上海﹚﹐4。
		晉青﹝謝晉青﹞﹙1921b﹐03/14﹚。〈日本社會運動家底最近傾向〉。《覺悟》﹙上海﹚﹐1。
		晉青﹝謝晉青﹞﹙1921c﹐05/29﹚。〈日本勞工底急進派〉。《覺悟》﹙上海﹚﹐4。
		警視庁特別高等係﹙1984﹚。〈特別要視察人状勢調﹙大正十年度﹚〉﹙1921﹚。收錄於﹕松尾尊兊﹙編﹚﹐《社会主義沿革》﹙二﹐頁57-97﹚。東京﹕みすず書房。
		鏡童﹙1925﹚。〈革命歌〉。《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49-50。
		旧植民地人事総覧*﹙1997﹚。《旧植民地人事総覧.台湾編》﹙第4卷﹚。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
	K(К)
		Kerkezov﹙1924﹚。〈柯祖基也招認了﹗〉﹙抱朴譯﹚。《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6-9。
		К. М. Тертщкий, А. Э. Б.﹙2005﹚. Тайваньское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 и Коминтерн﹙1924-1932гг.﹚. Moscow: AST, Vostok-Zapad.
		강만길성대경﹙編﹚。﹙1996﹚。《한국 사회주의운동 인명사전》。서울﹕창작과비평사。
		康基柱﹙1998﹚。〈「中韓互助社」述評〉。《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3期﹙北京﹚﹐266-279。
		柯文﹙2005﹚。《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杜繼東譯﹚。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
		柯志明﹙1989﹚。〈「所謂的」原始積累──補論與答辯〉。收錄於﹕馬克.薛爾頓﹙編﹚﹐《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頁161-173﹚。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 ﹕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
		克魯泡特金﹙1977﹚。《無政府主義》﹙天均﹝范天均﹞等譯﹚。台北﹕帕米爾書店。
		克魯泡特金﹙1981﹚。《麵包與自由》﹙巴克﹝巴金﹞譯﹚。台北﹕帕米爾書店。
		克魯泡特金﹙1984﹚。《一個反抗者的話》﹙畢修勺譯﹚。台北﹕帕米爾書店。
		克思﹙1925﹚。〈我所知的文化協會與公益會〉。《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17-21。
	L
		Lukács, G.﹙1972﹚. Blum Theses﹙Extracts﹚. In R. Livingstone ﹙Ed.﹚, Lukács Political writings, 1919-1929: the question of parliamentarianism and other essays﹙M. McColgan, Trans.﹚. London: NLB.
		Lukács, G.﹙1986﹚。《盧卡奇自傳》﹙李渚青﹑莫立知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Luxemberg, R.﹙2004﹚.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1957﹚。《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北京﹕三聯書店。
		《連結》編輯部﹙2000﹚。〈台灣「左翼」何去何從──關於統獨問題和社會性質討論的幾點意見〉。《左翼》﹐第4號﹙台北﹚﹐1-7。
		《連結》雜誌社﹙1999﹚。〈對於黎建江〈左翼社會運動的展望〉的幾點意見〉。《左翼》﹐第2號﹙台北﹚﹐25-28。
		藍博洲﹙2007﹚。〈孤墳下的歷史﹕張志忠及其妻兒〉。《思想》﹐第5期﹙台北﹚﹐153-190。
		蕾﹙1924﹚。〈一個回到中國的台灣人〉。《平平旬刊》﹐第4期﹙上海﹚﹐4-6。
		淚子﹝施文杞﹞﹙1924﹐04/11﹚。〈是我的罪〉。《台灣民報》﹙東京﹚﹐13。
		黎建江﹙1999﹚。〈左翼社會運動的展望──從局勢演變談起〉。《左翼》﹐第1號﹙台北﹚﹐1-3。
		李伯剛﹙1983﹚。〈自述〉。《黨史研究資料》﹐第4期﹙成都﹚﹐1-15。
		李達﹙1980﹚。〈回憶老漁陽里二號和黨的「一大」﹑「二大」〉。《黨史資料叢刊》﹐總第2輯﹙上海﹚。
		李大釗﹙1916﹚。〈青春〉。《新青年》﹐月刊第2卷第1號﹙上海﹚﹐抽印頁1-12。
		李大釗﹙1920﹚。〈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新青年》﹐月刊第7卷第2號﹙上海﹚﹐47-53。
		李丹陽﹙2004﹚。〈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與中國共產主義組織的起源〉。《史學月刊》﹐2004年第6期﹙河南﹚﹐51-59。
		李根蟠﹙1997﹚。〈中國封建經濟史若干理論觀點的邏輯關係及得失淺議〉。《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北京﹚﹐125-129。
		李根蟠﹙2004﹚。〈中國「封建」概念的演變和「封建地主制」理論的形成〉。《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北京﹚﹐146-172。
		李漢石﹝李伯剛﹞﹙1925﹚。《反帝國主義運動》。上海﹕經濟研究會。
		李漢石﹝李伯剛﹞﹙1926﹚。〈反帝國主義運動與反帝國主義大聯盟〉。收錄於﹕反帝國主義大聯盟﹙編﹚﹐《反帝國主義》﹙頁161-267﹚。武昌﹕時中合作書社。
		李鴻文﹙1996﹚。《三○年代朝鮮共產主義者在中國東北》。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開時﹙1924﹐06/18﹚。〈﹝通信﹞調查「西洋人釘死奶媽」消息的結果〉。《婦女週報》﹙上海﹚﹐5-6。
		李寬﹙1973﹚。〈台灣社會主義者與民族自決〉。《台灣人民》﹐第5期﹙Halifax﹚﹐29-36。
		李明﹙1987﹚。〈台灣民族解放運動中的左右聯合問題〉。《台灣解放》﹐創刊號﹙Darien IL.﹚﹐16-23。
		李銀耕﹙1991﹚。〈羅任一在安陽的革命活動〉。《安陽文史資料》﹐第6輯﹙河南﹚。
		李振芳與郭德欽﹙年份不詳﹚。《日據時期南京﹑廣東臺灣學生的政治活動史﹕南京中臺同志會﹑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抗日史實》﹙手抄本﹚。
		李忠杰﹙1988﹚。〈評共產國際對中派社會民主黨的政策〉﹐《國際共運史研究》﹐第6輯﹙北京﹚﹐20-37。
		連溫卿﹙1924a﹚。〈道德の進化〉。《台灣》﹐第5年第2號﹙東京﹚﹐61-64。
		連溫卿﹙1924b﹐10/01﹚。〈言語之社會的性質〉。《台灣民報》﹙東京﹚﹐13-14。
		連溫卿﹙1925a﹐08/26﹚。〈婦人的地位和社會的關係〉。《台灣民報》﹙東京﹚﹐22-26。
		連溫卿﹙1925b﹐10/11﹚。〈不良少年少女研究〉。《台灣民報》﹙東京﹚﹐12-13。
		連溫卿﹙1925c﹐10/18﹚。〈不良少年少女研究﹙續﹚〉。《台灣民報》﹙東京﹚﹐10-11。
		連溫卿﹙1926﹐10/24﹚。〈怎麼是世界語主義﹖〉。《台灣民報》﹙東京﹚﹐11。
		連溫卿﹙1927﹐01/02﹚。〈過去台灣之社會運動〉。《台灣民報》﹙東京﹚﹐12-13。
		連溫卿﹙1928a﹚。〈台灣殖民政策的演進﹙一﹚──日本資本主義的發達及其發展〉。《台灣大眾時報》﹐第6號﹙東京﹚﹐12-14。
		連溫卿﹙1928b﹚。〈台灣社會運動概觀〉。《台灣大眾時報》﹐創刊號﹙東京﹚﹐15-16。
		連溫卿﹙1943﹚。〈牽手考〉。《民俗台灣》﹐第3卷第8號﹙台北﹚﹐2-13。
		連溫卿﹙1949a﹐01/10﹚。〈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被收奪的過程﹕一﹑關於收奪土地﹔二﹑財閥企業團體和政治的關係〉。《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b﹐01/17﹚。〈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二﹑財閥企業團體和政治的關係﹔三﹑法的根據〉。《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c﹐01/24﹚。〈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四﹑收益權〉。《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d﹐01/30﹚。〈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四﹑收益權﹔五﹑收奪的進化﹔六﹑生產者-農民的生活〉。《台灣風土》﹙台北﹚﹐4。
		連溫卿﹙1949e﹐02/07﹚。〈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七﹑抗爭﹔八﹑大竹林之由來〉。《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f﹐02/14﹚。〈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八﹑大竹林之由來﹔九﹑暴力的勝利〉。《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g﹐02/21﹚。〈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喪失了土地的農民們的生活〉。《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h﹐02/28﹚。〈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一﹑崩潰下去的鬥爭〉。《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i﹐03/07﹚。〈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二﹑三叉事件的發端〉。《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j﹐03/28﹚。〈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三﹑欺瞞〉。《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k﹐04/02﹚。〈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三﹑欺瞞﹔十三﹝四﹞﹑權利條件取得運動〉。《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l﹐09/26﹚。〈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五﹑危機〉。《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49m﹐10/17﹚。〈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土地收奪的過程﹙續﹚﹕十五﹑危機〉。《台灣風土》﹙台北﹚﹐6。
		連溫卿﹙1953a﹚。〈大稻埕的經濟發展〉。《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台北﹚﹐13-25。
		連溫卿﹙1953b﹚。〈台灣文化協會的發軔──台灣政治﹑文化﹑社會運動的第一頁〉。《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台北﹚﹐68-73。
		連溫卿﹙1954a﹚。〈城內的政治發展〉。《台北文物》﹐第2卷第4期﹙台北﹚﹐35-44。
		連溫卿﹙1954b﹚。〈是不是性器崇拜之遺物〉。《台北文物》﹐第3卷第1期﹙台北﹚﹐49-52。
		連溫卿﹙1954c﹚。〈台灣文化的特質〉。《台北文物》﹐第3卷第2期﹙台北﹚﹐118-130。
		連溫卿﹙1954d﹚。〈再就台灣文化的特質而言〉。《台北文物》﹐第3卷第3期﹙台北﹚﹐97-106。
		連溫卿﹙1958﹚。〈日人土地收奪所演出的兩事件〉。《南瀛文獻》﹐第4卷下期﹙台南﹚﹐16-27。
		連溫卿﹙1975﹚。〈台湾に於る日本植民政策の実態〉。《史苑》﹐第35卷第2號﹙東京﹚﹐61-83。
		連溫卿﹙1976﹚。〈日本帝国主義の台湾に於る土地収奪の過程﹙一﹚〉。《史苑》﹐第37卷第1號﹙東京﹚﹐36-57。
		連溫卿﹙1978a﹚。〈日本帝国主義の台湾に於る土地収奪の過程﹙二﹚〉。《史苑》﹐第39卷第1號﹙東京﹚﹐51-77。
		連溫卿﹙1978b﹚。〈連溫卿日記──一九三○年の三十三日間〉。《史苑》﹐第39卷第1號﹙東京﹚﹐79-99。
		連溫卿﹙1981﹚。〈日本對台殖民政策的真相〉。《台灣思潮》﹐第1期﹙Los Angeles﹚﹐46-62。
		連溫卿﹙1986﹚。〈連溫卿日記──一九三○年的三十三天──備忘錄〉﹙林勞歸﹝林書揚﹞譯﹚。《台灣風物》﹐第36卷第1期﹙台北﹚﹐57-80。
		連溫卿﹙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
		廉﹝謝廉清﹞﹙1924a﹐05/11﹚。〈﹝內外通信﹞北京通信〉。《台灣民報》﹙東京﹚﹐9。
		廉﹝謝廉清﹞﹙1924b﹐09/11﹚。〈﹝內外時事﹞北京通信〉。《台灣民報》﹙東京﹚﹐2。
		廉清﹝謝廉清﹞﹙1924a﹐03/21﹚。〈﹝內外時報﹞北京通信﹕國務總理難免其責〉。《台灣民報》﹙東京﹚﹐9。
		廉清﹝謝廉清﹞﹙1924b﹐04/11﹚。〈﹝內外通信﹞北京通信〉。《台灣民報》﹙東京﹚﹐11。
		廉清﹝謝廉清﹞﹙1924c﹐04/21﹚。〈﹝內外通信﹞北京通信〉。《台灣民報》﹙東京﹚﹐8。
		廉清﹝謝廉清﹞﹙1924d﹐06/21﹚。〈﹝通信﹞北京通信﹕神田正雄先生來京〉。《台灣民報》﹙東京﹚﹐8。
		廉清﹝謝廉清﹞﹙1925﹐01/01﹚。〈﹝內外時事﹞北京通信〉。《台灣民報》﹙東京﹚﹐2。
		梁景和﹙2004﹚。《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論辯》。南昌﹕百花洲文藝。
		粱三﹙2000﹚。〈可議的提問──給《連結》的幾點意見〉。《左翼》﹐第3號﹙台北﹚﹐33-34。
		廖百芳﹙1928﹚。〈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之先決問題〉﹙1924﹚。收錄於﹕廖百芳﹙編﹚﹐《濛江餘影》﹙下卷﹐頁31-33﹚。出版地不詳。
		列寧﹙1949﹚。《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曹葆華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0a﹚。〈紀念赫爾岑〉﹑〈「俄國土地問題」的實質〉﹑〈斯托雷平土地綱領和民粹派土地綱領的比較〉﹑〈中國的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均1912﹚。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21卷﹐頁261-268﹑312-316﹑388-394﹑426-432﹚。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0b﹚。〈兩種烏托邦〉﹙1912﹚﹑〈論民粹主義〉﹙1913﹚。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22卷﹐頁129-134﹑326-330﹚。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5a﹚。〈對華戰爭〉﹙1900﹚。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1卷﹐頁278-282﹚。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5b﹚。〈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1900﹚。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1卷﹐頁283-287﹚。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5c﹚。〈怎麼辦〉﹙1902﹚。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1卷﹐頁290-458﹚。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1995d﹚。〈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1920﹚。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4卷﹐頁275-280﹚。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與斯大林﹙1953﹚。《列寧斯大林論中國》﹙張仲實﹑曾葆華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てる﹙1923﹚。〈失はれたる闘士〉。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5-7﹚。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林てる子﹙1995﹚。林要編﹐《小さき命.林てる子遺稿集》。東京﹕大空社。
		林海音﹙1984﹐07/26﹚。〈番薯人〉。《中國時報》﹙台北﹚﹐8。
		林華國﹙2005﹚。《近代歷史縱橫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進發﹙1932﹚。《臺灣官紳年鑑》。台北﹕民眾公論社。
		林盛中﹙2009a﹚。〈悼念我的良師益友許登源先生〉﹙2009.4.5﹐未刊稿﹚。北京﹕台灣同學會。
		林盛中﹙2009b﹚。〈悼念我的良師益友許登源先生〉﹙2009.8.6﹐修定稿﹚。北京﹕台灣同學會。
		林時中﹙1987﹚。〈林可彝〉。收錄於﹕中共福建省委黨史資料徵委會﹑福建省民政廳﹙編﹚﹐《福建革命烈士傳》﹙第2卷﹐頁125-132﹚。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書揚﹙1992a﹚。〈台灣左翼運動的歷史發展──第一週期與第二週期〉。收錄於﹕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佈》﹙頁79-87﹚。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書揚﹙1992b﹚。〈遲來的春天〉。收錄於﹕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佈》﹙頁175-180﹚。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書揚﹙1994﹚。〈追述世紀的旗手周合源先生〉。《海峽評論》﹐37期﹙台北﹚﹐57-59。
		林書揚﹙2001﹚。〈人民左翼從第一期到第二期的島外接續部分〉。《左翼》﹐第22號﹙台北﹚﹐10-13。
		林載爵﹙1998﹚。〈本土之前的鄉土〉。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頁77-89﹚。台北﹕人間出版社。
		鈴江言一﹙1975﹚。《中国革命の階級対立》﹙第2卷﹚。東京﹕平凡社。
		劉柏青﹙1985﹚。《日本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簡史》。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劉國銘﹙編﹚。﹙2005﹚。《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北京﹕團結出版社。
		劉進慶﹙1970﹚。〈「帝国主義下の台湾」における「資本主義化」の問題点について〉。《東大中国同学会会報•暖流》﹐第12期﹙東京﹚﹐36-39。
		劉進慶﹙1971﹚。〈台湾農民の呻吟〉﹙1971.2﹚。《東大中国同学会会報•暖流》﹐第13期﹙東京﹚﹐62-74。
		劉進慶﹙1972a﹚。〈戦後台湾経済の構造──公業と私業〉。《思想》﹐通号576﹙東京﹚﹐26-48。
		劉進慶﹙1972b﹚。〈台湾の経済と政治の問題──公業と私業を中心に〉。《東大中国同学会会報•暖流》﹐第14期﹙東京﹚﹐2-12。
		劉進慶﹙1973﹚。〈台湾における国民党官僚資本の展開──国家資本主義研究に寄せて〉。《思想》﹐通号591﹙東京﹚﹐27-52。
		劉進慶﹙1974﹚。〈台灣國民黨官僚資本的開展﹕寄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研究﹙上﹚〉﹙水車譯﹚。《台灣人民》﹐第9期﹙法國﹚﹐26-37。
		劉進慶﹙1975a﹚。《戦後台湾経済分析﹕一九四五年から一九六五年まで》。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劉進慶﹙1975b﹚。〈台灣國民黨官僚資本的開展﹕寄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研究﹙下﹚〉﹙水車譯﹚。《台灣人民》﹐第10期﹙法國﹚﹐25-38。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曼容﹙1996﹚。《孫中山與中國國民革命》。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劉曼容﹙1997﹚。〈孫中山國民革命觀的歷史演變〉。《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廣東﹚﹐86-92。
		劉仁靜﹙1980﹚。〈回憶「五四」運動﹑北京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黨的一大〉﹙1957.4﹚。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二﹐頁113-117﹚。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石心﹙口述﹚。﹙1984 ﹚。〈關於無政府主義活動〉。收錄於﹕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柳絮﹝柳樹人﹞﹙1929﹚。《弱小民族的革命方略》。上海﹕中山書局。
		柳絮﹝柳樹人﹞﹙1984﹚。〈主張組織東亞無政府主義者大聯盟﹙節錄﹚〉﹙1926﹚。收錄於﹕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下冊﹐頁716-71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柳子明﹙1987﹚。〈朝鮮愛國史學家申采浩〉。收錄於﹕楊昭全﹙編﹚﹐《關內地區朝鮮人反日獨立運動資料匯編》﹙下冊﹐頁1370-1377﹚。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魯迅﹙2005a﹚。〈文藝與革命〉﹙1928.4.4﹚。收錄於﹕《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編﹚﹐《魯迅全集》﹙第4卷﹐頁78-87﹚。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2005b﹚。〈日記十四﹙一九二五年﹚〉。收錄於﹕《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編﹚﹐《魯迅全集》﹙第15卷﹐頁547-602﹚。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2005c﹚。〈人物注釋•注釋條目〉。收錄於﹕《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編﹚﹐《魯迅全集》﹙第17卷﹐頁6-26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陸發春﹙2003﹚。〈蘇雪林與胡適二則史實的考證〉。《魯迅研究月刊》﹐第12期﹙北京﹚。
		呂正惠﹙2007﹚。〈我的接近中國之路﹕三十年後反思鄉土文學運動〉。《思想》﹐第6期﹙台北﹚﹐105-122。
		呂正惠與陳宜中﹙2008﹚。〈一個臺灣人的左統之路﹕陳明忠先生訪談錄〉。《思想》﹐第9期﹙台北﹚﹐71-108。
		羅春雄﹙1975﹚。〈參加台獨運動的回顧〉。《台灣人民》﹐第10期﹙法國﹚﹐9-19。
		羅豁﹝羅任一﹞﹙1921﹐06/28﹚。〈今後應取的方針〉。《覺悟》﹐4。
		羅豁﹝羅任一﹞﹙1925﹚。〈羅豁致上海執行部組織部〉﹙1925.5.10﹚。
		羅梅君﹙1997﹚。《政治與科學之間的歷史編纂──30和4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孫立新譯﹚。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羅章龍﹙1989﹚。《椿園載記》。北京﹕東方出版社。
		駱耕漠﹙1981﹚。〈回憶崔曉立烈士在獄中〉。《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18輯﹙浙江﹚﹐55-59。
		駱耕漠﹙1982﹚。〈赤誠的愛國主義者——紀念台灣義勇隊創立人李友邦〉。《文史通訊》﹐1982年第6期﹙北京﹚﹐15-19。
		駱駝英﹝羅鐵英﹞﹙1999﹚。〈論「台灣文學」諸論爭〉﹙1948.7.30-8.22﹚。收錄於﹕陳映真﹑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頁169-184﹚。台北﹕人間出版社。
	M
		馬伯援﹙1984﹚。《三十三年的賸話》。台北﹕非賣品。
		馬克思﹙1962﹚。〈《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頁7-11﹚。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75a﹚。《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75b﹚。《資本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78﹚。《剩餘價值學說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82﹚。〈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835﹚。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95﹚。〈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1877﹚﹑〈給維•伊•查蘇利奇的覆信〉﹙1881﹚。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頁339-342﹑761-775﹚。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2001﹚。《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斯主義研究會﹙1922﹚。〈馬克斯主義研究會宣言﹙附簡章﹚〉。《今日》﹐第2卷第2號﹙北京﹚﹐60-61。
		毛常﹙1925﹚。〈台灣新青年祝詞〉。《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4-6。
		毛一波﹙1957﹚。〈哀悼連溫卿先生〉。《台灣風物》﹐第7卷第6期﹙台北﹚﹐1-2。
		毛澤東﹙1967a﹚。〈戰爭與戰略問題〉﹙1938.11﹚。收錄於﹕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一卷本﹚》﹙頁506-521﹚。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67b﹚。〈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1939.12﹚。收錄於﹕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一卷本﹚》﹙頁584-622﹚。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1a﹚。〈新民主主義論〉﹙1940.1﹚。收錄於﹕毛澤東文獻資料研究會編集﹐竹內實監修﹐《毛澤東集》﹙第7卷「延安期III」﹚。東京﹕北望社。
		毛澤東﹙1971b﹚。〈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1939.12﹚。收錄於﹕毛澤東文獻資料研究會編集﹐竹內實監修﹐《毛澤東集》﹙第7卷「延安期III」﹐頁97-136﹚。東京﹕北望社。
		美國B.T.O﹙1970﹚。〈來信問答〉。《獨立台灣》﹐第25號﹙東京﹚﹐A21。
		美麗島週報*﹙1981a﹐05/02﹚。〈費城政治討論會實況記錄﹙上﹚〉。《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9-12。
		美麗島週報*﹙1981b﹐05/09﹚。〈費城政治討論會實況記錄﹙下﹚〉。《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8-14。
		美麗島週報*﹙1981c﹐06/06﹚。〈費城政治討論會記錄補遺〉。《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7。
		民國二十年大學部畢業同學錄籌備委員會﹙1931﹚。《民國二十年畢業同學錄》。北京﹕朝陽學院大學部。
		民國日報*﹙1921﹐09/18﹚。〈中韓互助社之茶話會•徐謙對太平洋會議之悲觀〉。《民國日報》﹙上海﹚﹐10。
		民國日報*﹙1923a﹐06/01﹚。〈上海大學招生〉。《民國日報》﹙上海﹚﹐1。
		民國日報*﹙1923b﹐07/15﹚。〈上海大學第二次招生〉。《民國日報》﹙上海﹚﹐1。
		民國日報*﹙1923c﹐07/23﹚。〈郇立務本英文專校招男女生〉。《民國日報》﹙上海﹚﹐4。
		民國日報*﹙1923d﹐07/23﹚。〈主耶穌將速重來接受聖徒上天〉。《民國日報》﹙上海﹚﹐4。
		民國日報*﹙1923e﹐08/13﹚。〈上海大學續招生〉。《民國日報》﹙上海﹚﹐1。
		民國日報*﹙1923f﹐09/04﹚。〈上海大學錄取新生案〉。《民國日報》﹙上海﹚﹐1。
		民國日報*﹙1923g﹐12/30﹚。〈美國郇立務本文商專門學校招生〉。《民國日報》﹙上海﹚﹐4。
		民國日報*﹙1923h﹐12/30﹚。〈主耶穌能救人能醫病〉。《民國日報》﹙上海﹚﹐4。
		民國日報*﹙1924a﹐01/10﹚。〈﹝本埠消息﹞旅滬台灣人將開大會。假寶山路某處舉行〉。《民國日報》﹙上海﹚﹐8。
		民國日報*﹙1924b﹐01/13﹚。〈台灣人在滬集會〉。《民國日報》﹙上海﹚﹐10。
		民國日報*﹙1924c﹐01/15﹚。〈美國郇立務本文商專門學校招生〉。《民國日報》﹙上海﹚﹐4。
		民國日報*﹙1924d﹐01/17﹚。〈旅滬台灣人秘密集議。在滬人數之調查〉。《民國日報》﹙上海﹚﹐10。
		民國日報*﹙1924e﹐02/14﹚。〈追悼克魯泡特金〉。《民國日報》﹙上海﹚﹐6-7。
		民國日報*﹙1924f﹐03/08﹚。〈﹝團體消息﹞台灣旅滬青年會〉。《民國日報》﹙上海﹚﹐11。
		民國日報*﹙1924g﹐03/13﹚。〈日當局偵共產主義者〉。《民國日報》﹙上海﹚﹐11。
		民國日報*﹙1924h﹐04/07﹚。〈﹝團體消息﹞台灣青年會〉。《民國日報》﹙上海﹚﹐11。
		民國日報*﹙1924i﹐04/23﹚。〈日共產黨領袖來滬說〉。《民國日報》﹙上海﹚﹐11。
		民國日報*﹙1924j﹐10/11﹚。〈雪國恥的第一步﹙九月七日民國日報評論﹚〉。《台灣民報》﹙東京﹚﹐9。
		摩漢﹝鄺摩漢﹞﹙1922﹚。〈革命運動與議會運動﹙卷頭語﹚〉。《今日》﹐第2卷第2號﹙北京﹚﹐封面裡。
		沫雲﹝許乃昌﹞﹙1924a﹚。〈黎明期的台灣〉。《新青年》﹐季刊第4期﹙上海﹚﹐91-101。
		沫雲﹝許乃昌﹞﹙1924b﹚。〈自台灣議會到革命運動〉。《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6。
		沫雲﹝許乃昌﹞﹙1924c﹚。〈沙上の文化運動〉。《台灣》﹐第5年第2號﹙東京﹚﹐35-38。
	N
		Neruda, P.﹙1970﹚. Canto general. Santiago: Pehuén Editores Limitada.
		那其﹙1925a﹚。〈台灣政府貫連資本家榨取民利之要聞〉。《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21-23。
		那其﹙1925b﹚。〈黑暗的台灣〉。《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48-49。
		乃昌﹝許乃昌﹞﹙1923a﹐11/23﹚。〈被壓迫民族的呼聲〉。《覺悟》﹙上海﹚﹐4。
		乃昌﹝許乃昌﹞﹙1923b﹐12/14﹚。〈﹝雜感﹞學生運動的啟蒙──駁易家鉞的「中國的丘九」問題〉。《覺悟》﹙上海﹚﹐4。
		乃昌﹝許乃昌﹞﹙1924﹐01/10﹚。〈平民的慘死〉。《覺悟》﹙上海﹚﹐4。
		南都生﹝陳逢源﹞﹙1931﹐04/04﹚。〈討究蔣渭水君的理論的重大矛盾〉。《台灣新民報》﹙台北﹚﹐5。
		南民﹝南方朔﹞﹙1986﹚。〈蔣經國後的台灣政治﹙三之三﹚——論台灣新封建化的趨勢〉。《台灣與世界》﹐1986年5月號﹙New York﹚﹐17-25。
		內務省警保局﹙1921﹐01/15﹚。《思想要注意人名簿》。擷取於2007/3/24﹐來自﹕http://members.at.infoseek.co.jp/kafuka1964/meibo.html
		內務省警保局﹙1923a﹚。〈﹙D﹚軍隊ニ対スル宣傳〉。《﹙02﹚最近に於ける特別要視察人ノ狀況》﹙警視総監旧藏文書第一卷﹚。
		內務省警保局﹙1923b﹐01﹚。〈主ナル思想團體調﹙大正十二年一月現在﹚〉。《﹙03﹚最近に於ける社会思想團體ノ狀況》﹙警視総監旧藏文書第一卷﹚。
		內務省警保局﹙1924﹐06/15﹚。〈主ナル思想團體調﹙大正十三年六月十五日調﹚〉。《﹙201﹚最近ニ於ケル本邦社會主義運動概況》﹙警察庁移管文書﹚。
		能俠者﹙1924﹚。〈實行部的宣言〉。《新台灣》﹐第2號﹙北京﹚﹐1-10。
		尼姆.威爾士與金山﹙1993﹚。《阿里郎之歌──中國革命中的一個朝鮮共產黨人》﹙趙仲強譯﹚。北京﹕新華出版社。
		倪興祥﹙編﹚。﹙2006﹚。《中國共產黨創建史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紐約客﹙1972﹚。〈徐慶鐘有苦衷﹖〉。《台灣人民》﹐第2期﹙Halifax﹚﹐65。
	P
		Pantsov, A.﹙2007﹚. Taiwan\'skoe kommunisticheskoe dvizhenie i Komintern ﹙1924–1932 gg.﹚: Issledovanie. Dokumenty﹙The Taiwa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Comintern﹙1924–1932﹚: Study. Documents﹚. K. M. TERTITSKII AND A. E. BELOGUROVA. Moscow: AST, Vosto...
		裴京漢﹙2003﹚。《從韓國看的中華民國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彭明敏*﹙1981﹐07/31﹚。〈「台灣國民主義」的確立〉。《台灣公論報》﹙Temple City﹚﹐7。
		彭澤湘﹙1983﹚。〈自述〉。《黨史研究資料》﹐第5期﹙成都﹚﹐205-224。
		皮明麻﹙1991﹚。〈秘密黨員和「今日派」〉。收錄於﹕皮明麻﹐《近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潮覓蹤》。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平平旬刊*﹙1924﹚。〈廣告一〉。《平平旬刊》﹐第8期﹙上海﹚﹐8。
		平社﹙1924a﹚。〈平社簡章〉。《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16。
		平社﹙1924b﹚。〈啟事〉。《平平旬刊》﹐第9期﹙上海﹚﹐16。
	Q
		邱平田﹝蘇新﹞﹙1993﹚。〈台灣人民之出路〉﹙1948.5.1﹚。收錄於﹕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頁229-233﹚。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邱士杰﹙2005a﹚。〈從〈黎明期的台灣〉走向「中國改造論」——由許乃昌的思想經歷看兩岸變革運動與論爭﹙1923-1927﹚﹙上﹚〉。《批判與再造》﹐第20期﹙台北﹚﹐26-38。
		邱士杰﹙2005b﹚。〈從〈黎明期的台灣〉走向「中國改造論」——由許乃昌的思想經歷看兩岸變革運動與論爭﹙1923-1927﹚﹙下﹚〉。《批判與再造》﹐第21期﹙台北﹚﹐26-40。
		邱士杰﹙2006﹚。〈崛起﹕台灣左翼運動的1924年﹙4﹚〉。《批判與再造》﹐第38期﹙台北﹚﹐28-38。
		邱士杰﹙2007﹚。〈從〈黎明期的台灣〉走向「中國改造論」——由許乃昌的思想經歷看兩岸變革運動與論爭﹙1923-1927﹚〉。《史繹》﹐第35期﹙台北﹚﹐69-140。
		邱士杰﹙2009a﹚。〈一九二○年代台灣社會運動中的「大眾黨」問題〉。收錄於﹕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頁129-184﹚。台北﹕稻鄉出版社。
		邱士杰﹙2009b﹚。〈從中國革命風暴而來──陳映真的「社會性質論」與他的馬克思主義觀〉。論文發表於﹕台北「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邱武川﹙1973﹚。〈工作札記〉。《台灣人民》﹐第7期﹙Halifax﹚﹐23-27。
		秦賢次﹙1998﹚。〈《新知識》導言〉。收錄於﹕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編﹚﹐《新知識》﹙復刻本﹚。台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慶尚北道警察部﹙1934﹚。《高等警察要事》。京城﹕朝鮮印刷株式會社。
		瞿秋白﹙1924﹐11/07﹚。〈十月革命與弱小民族〉。《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754-756。
		瞿秋白﹙1926﹚。〈國民革命運動中之階級分化﹕國民黨右派與國家主義派之分析〉。《新青年》﹐不定期刊第3號﹙上海﹚﹐21-41。
		瞿秋白﹙1982﹚。〈中國共產黨歷史概論〉﹙1929-1930﹚。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黨史報告選編》﹙頁151-199﹚。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瞿秋白﹙1988﹚。〈反帝國主義運動與國民黨〉﹙1924.9.20﹚。收錄於﹕瞿秋白文集編輯組﹙編﹚﹐《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頁628-635﹚。北京﹕人民出版社。
		瞿宛文﹙2008﹚。〈重看台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第19卷第1期﹙台北﹚﹐167-227。
	R(Р)
		Rappaport, P.﹙1913﹚. Looking forward; a treatise on the status of woman and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the family and the state. Chicago: Charles H. Kerr & Company.
		Rosdolsky, R.﹙1992﹚。《馬克思《資本論》的形成》。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Резников, А.Б.﹙1988﹚。〈共產國際第五﹑六﹑七次代表大會對東方政策的進一步制定﹙摘譯﹚〉﹐《國際共運史研究》﹐第5輯﹙北京﹚﹐179-200。
		任一﹝羅任一﹞﹙1924a﹚。〈人不如狗〉。《平平旬刊》﹐第4期﹙上海﹚﹐2-4。
		任一﹝羅任一﹞﹙1924b﹚。〈嫌疑解釋〉。《平平旬刊》﹐第8期﹙上海﹚﹐2-3。
		日本共產黨史資料委員會﹙編﹚。﹙1960﹚。《共產國際關於日本問題方針﹑決議集》﹙林放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汝為﹙1922﹚。〈社會主義與民治主義——並質陳獨秀先生〉。《今日》﹐第2卷第4號﹙北京﹚﹐13-22。
		若林正丈﹙1978﹚。〈台湾総督府秘密文書「文化協会対策」〉。《台湾近現代史研究》﹐創刊号﹙東京﹚﹐159-173。
		若林正丈﹙1979﹚。〈黄呈聡における「待機」の意味——日本統治下台湾知識人の抗日民族思想〉。《台湾近現代史研究》﹐第2号﹙東京﹚﹐61-118。
		若林正丈﹙2007﹚。《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台北﹕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
	S
		Sweezy, P. M.﹙1983﹚. Socialism. In L. H. Tom Bottomore, V. G. Kiernan, Ralph Miliband ﹙Ed.﹚,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出版志》編纂委員會﹙編﹚。﹙2000﹚。《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山川菊栄﹙1923﹚。〈同志山口小静を憶ふ〉。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17-25﹚。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山川菊栄﹙1929﹚。〈はしかき〉﹙山川菊榮譯﹚。收錄於﹕ラッパポート﹐《社會進化と婦人の地位》﹙頁3-6﹚。東京﹕改造社。
		山川菊栄﹙1972﹚。《おんな二代の記》。東京﹕平凡社。
		山川菊栄﹙1982a﹚。《山川菊栄集》﹙第8卷「このひとびと」﹚。東京﹕岩波書店。
		山川菊栄﹙1982b﹚。《山川菊栄集》﹙第9卷「おんな二代の記」﹚。東京﹕岩波書店。
		山川菊栄﹙1984﹚。〈社会運動に投ぜんとする若き女性へ〉。收錄於﹕鈴木裕子﹙編﹚﹐《山川菊栄女性解放論集》﹙第2卷﹐頁62-70﹚。東京﹕岩波書店。
		山川菊栄﹙1995﹚。〈追憶〉﹙1924.11﹚。收錄於﹕林要﹙編﹚﹐《小さき命.林てる子遺稿集》﹙附錄頁8-16﹚。東京﹕大空社。
		山川均﹙1923﹚。〈尊敬すべき同志山口小静氏〉。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附錄頁1-3﹚。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山川均﹙1924﹚。《井の底から見た日本》。京都﹕更生閣吉田書店。
		山川均﹙1926a﹐05/16﹚。〈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8-9。
		山川均﹙1926b﹐05/23﹚。〈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9-11。
		山川均﹙1926c﹐05/30﹚。〈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8-10。
		山川均﹙1926d﹐06/06﹚。〈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9-11。
		山川均﹙1926e﹐06/13﹚。〈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11-14。
		山川均﹙1926f﹐06/20﹚。〈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8-11。
		山川均﹙1926g﹐07/04﹚。〈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7-9。
		山川均﹙1926h﹐07/11﹚。〈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9-11。
		山川均﹙1926i﹐07/18﹚。〈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9-10。
		山川均﹙1926j﹐07/25﹚。〈弱少民族的悲哀﹕在「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融合政策」下的台灣﹙續﹚〉﹙張我軍譯﹚。《台灣民報》﹙東京﹚﹐8-9。
		山川均﹙1926k﹐09/30﹚。〈嗚呼台灣的民眾﹙三﹚〉﹙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l﹐10/01﹚。〈嗚呼台灣的民眾﹙四﹚〉﹙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m﹐10/02﹚。〈嗚呼台灣的民眾﹙五﹚〉﹙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n﹐10/05﹚。〈嗚呼台灣的民眾﹙六﹚〉﹙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o﹐10/06﹚。〈嗚呼台灣的民眾﹙七﹚〉﹙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p﹐10/08﹚。〈嗚呼台灣的民眾﹙八﹚〉﹙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q﹐10/09﹚。〈嗚呼台灣的民眾﹙九﹚〉﹙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r﹐10/20﹚。〈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一﹚〉﹙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s﹐10/21﹚。〈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二﹚〉﹙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t﹐10/26﹚。〈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三﹚〉﹙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u﹐10/28﹚。〈嗚呼台灣的民眾﹙十四﹚〉﹙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v﹐10/29﹚。〈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五﹚〉﹙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w﹐11/19﹚。〈嗚呼台灣的民眾﹙十六﹚〉﹙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x﹐11/20﹚。〈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七﹚〉﹙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y﹐11/22﹚。〈嗚呼台灣的民眾﹙十八﹚〉﹙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z﹐11/23﹚。〈嗚呼台灣的民眾﹙十九﹚〉﹙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α﹐11/24﹚。〈嗚呼台灣的民眾﹙二十﹚〉﹙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β﹐11/25﹚。〈嗚呼台灣的民眾﹙二十一﹚〉﹙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26γ﹐11/26﹚。〈嗚呼台灣的民眾﹙二十二•完﹚〉﹙李繼煌譯﹚。《民國日報》﹙廣州﹚﹐6。
		山川均﹙1930a﹚。《台灣民眾的悲哀》﹙蕉農﹝宋斐如﹞譯﹚。北平﹕新亞洲書局。
		山川均﹙1930b﹚。〈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台灣〉﹙蕉農﹝宋斐如﹞譯﹚。《新東方》﹐第1卷第3號﹙北平﹚﹐127-159。
		山川均﹙1930c﹚。〈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台灣﹙續﹚〉﹙蕉農﹝宋斐如﹞譯﹚。《新東方》﹐第1卷第4號﹙北平﹚﹐93-115。
		山川均﹙1976a﹚。《山川均全集》﹙第5卷﹚。東京﹕勁草書房。
		山川均﹙1976b﹚。〈尊敬すべき同志山口小静氏〉。收錄於﹕山川菊栄﹑山川振作﹙編﹚﹐《山川均全集》﹙第5卷﹐頁199-201﹚。東京﹕勁草書房。
		山川均﹙1976c﹚。《山川均全集》﹙第7卷﹚。東京﹕勁草書房。
		山川振作﹙1976﹚。〈編者あとがき〉。收錄於﹕山川菊栄﹑山川振作﹙編﹚﹐《山川均全集》﹙第3卷﹐頁439-448﹚。東京﹕勁草書房。
		山辺健太郎﹙編﹚。﹙1971﹚。《台湾》﹙二﹚。東京﹕みすず書房。
		山辺健太郎﹙編﹚。﹙1977﹚。《社会主義運動》﹙一﹚。東京﹕みすず書房。
		山辺健太郎﹙編﹚。﹙1982﹚。《社会主義運動》﹙七﹚。東京﹕みすず書房。
		山口小静﹙1916﹐11/04﹚。〈晴天鶴〉。《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1。
		山口小静﹙1917﹐01/03﹚。〈遠山雪〉。《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1。
		山口小静﹙1923﹚。〈赤化か綠化か〉。收錄於﹕水曜會出版部﹙編﹚﹐《匈牙利の勞農革命》﹙頁32-34﹚。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上海市委黨史徵集委員會﹙編﹚。﹙1986﹚。《上海大學﹙一九二三-一九二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少峰﹙1924﹚。〈更待何時〉。《平平旬刊》﹐第7期﹙上海﹚﹐1-2。
		社盟鋤頭組﹙1973﹚。〈台灣牌的社會主義〉。《台灣人民》﹐第3期﹙Halifax﹚﹐31-39﹑29。
		社盟角尺組﹙1972a﹚。〈關於台灣革命的若干看法﹙一﹚〉。《台灣人民》﹐第1期﹙Halifax﹚﹐4-14。
		社盟角尺組﹙1972b﹚。〈關於台灣革命的若干看法﹙二﹚〉。《台灣人民》﹐第2期﹙Halifax﹚﹐5-13。
		社盟評論員﹙1972﹚。〈﹝社論﹞世界大局與台灣問題〉。《台灣人民》﹐第2期﹙Halifax﹚﹐1-4。
		沈志華﹙編﹚。﹙2007﹚。《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北京﹕新華出版社。
		施文杞﹙1924﹐02/11﹚。〈﹝寓言小說﹞台娘悲史〉。《台灣民報》﹙東京﹚﹐15-16。
		石川禎浩﹙2006﹚。《中國共產黨成立史》﹙袁廣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石家駒﹝陳映真﹞﹙1999﹚。〈一場被遮斷的文學論爭──關於台灣新文學諸問題的論爭﹙一九四七-一九四九﹚〉。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噤啞的論爭」﹙頁14-31﹚。台北﹕人間出版社。
		史可乘﹝連溫卿﹞﹙1954﹚。〈人類之家.台灣ESP學會〉。《台北文物》﹐第3卷第1期﹙台北﹚﹐91-93。
		史明﹙1962﹚。《台灣人四百年史》。東京﹕音羽書房。
		史明﹙1967﹚。〈怎麼樣來達成台灣獨立〉。《獨立台灣》﹐第2號﹙東京﹚﹐3-12。
		史明﹙1969a﹚。〈台灣民族──其形成與發展﹙六﹚﹕第四章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殖民地社會的近代發展〉。《獨立台灣》﹐第14號﹙東京﹚﹐6-19。
		史明﹙1969b﹚。〈台灣民族──其形成與發展﹙七﹚﹕第四章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殖民地社會的近代發展﹙二﹚〉。《獨立台灣》﹐第15號﹙東京﹚。
		史明﹙1970a﹚。〈台灣民族──其形成與發展﹙十一﹚﹕第五章 中國蔣政權軍閥式專制獨裁下之「台灣殖民地」﹙一﹚〉。《獨立台灣》﹐第21號﹙東京﹚﹐2-22。
		史明﹙1970b﹚。〈史明 答〉﹙1970.6.6﹚。《獨立台灣》﹐第23號﹙東京﹚﹐D-H。
		史明﹙1970c﹚。〈史明 答〉。《獨立台灣》﹐第25號﹙東京﹚﹐6-13。
		史明﹙1970d﹚。〈﹝專刊﹞台灣革命過程中的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社會革命〉。《獨立台灣》﹐第27號﹙東京﹚﹐1-35。
		史明﹙1972﹚。〈階級•民族•革命〉﹙1972.10.24﹚。《獨立台灣》﹐第50號﹙東京﹚﹐4-15。
		史明﹙1974﹚。《台灣人四百年史》。東京﹕新泉社。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聖荷西﹕蓬萊島文化公司。
		史明﹙2001﹚。《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1929﹚。《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
		矢內原忠雄﹙1963﹚。《植民及植民政策》﹙1926﹚。收錄於﹕楊井克己等﹙編﹚﹐《矢內原忠雄全集》﹙第1卷﹐頁1-518﹚。東京﹕岩波書店。
		矢內原忠雄﹙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周憲文譯﹚。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市川正一﹙1954﹚。《日本共產黨鬥爭小史》﹙田舍譯﹚。北京﹕世界知識社。
		壽田﹙1924﹐03/08﹚。〈國內世界語團體調查〉。《覺悟》﹙上海﹚﹐3。
		述之﹝彭述之﹞﹙1924a﹐09/03﹚。〈帝國主義與義和團運動〉。《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646-652。
		述之﹝彭述之﹞﹙1924b﹐10/08﹚。〈辛亥革命的原因與結果〉。《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699-703。
		水曜會出版部﹙編﹚。﹙1923﹚。《匈牙利の勞農革命》。東京﹕水曜會出版部。
		碩夫﹙1926﹐06/03﹚。〈上海五卅周年運動之經過及其意義〉。《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1505-1514。
		思順與君宇﹙1922﹐10/04﹚。〈讀獨秀君造國論底疑問〉。《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34-35。
		斯大林﹙1956﹚。〈論列寧主義基礎〉﹙1924.4﹚。收錄於﹕蘇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斯大林全集》﹙第6卷﹐頁62-165﹚。北京﹕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1972﹚。《論反對派》﹙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斯民﹝范本梁﹞﹙1926﹚。〈我們的革命運動〉。《新台灣》﹐第3號﹙北京﹚﹐1-3。
		四無﹝吳稚暉﹞﹙1908﹚。〈無政府主義可以堅決革命黨之責任心〉。《新世紀》﹙巴黎﹚﹐10-13。
		松田はるひ﹙1977-1978﹚。〈綠の蔭で──植民地台灣エスペラント運動史〉。La Revuo Orienta﹐第58卷第6-9﹑11期﹑第59卷第1期。
		松尾尊兊﹙2000﹚。〈コスモ倶楽部小史〉。《京都橘女子大学研究紀要》﹐第26号﹙京都﹚﹐19-58。
		宋洪訓﹙1987﹚。〈共產國際歷史上的兩次策略轉變〉﹐《國際共運史研究》﹐第1輯﹙北京﹚﹐26-44。
		蘇哥﹙1924﹐05/14﹚。〈洋大人家裡的奶媽〉。《婦女週報》﹙上海﹚﹐5-7。
		蘇薌雨﹙1975﹚。〈祖國廿五年回憶錄﹙上﹚〉。《傳記文學》﹐第27卷第1期﹙台北﹚﹐23-28。
		蘇新﹙1993a﹚。〈連溫卿與台灣文化協會〉。收錄於﹕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頁100-106﹚。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蘇新﹙1993b﹚。〈關於「台獨」問題〉﹙1980.5.5﹚。收錄於﹕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頁258-304﹚。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蘇新﹙2002﹚。〈談台灣解放問題〉﹙1949.2.16﹚。《左翼》﹐第27號﹙台北﹚﹐2-4。
		孫達人﹙1999﹚。〈論前進與後退﹕「建設台灣新文學之路」讀後〉﹙1948.5.28﹚。收錄於﹕陳映真﹑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頁105-112﹚。台北﹕人間出版社。
		孫武霞與許俊基﹙編﹚。﹙1985﹚。《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北京﹕人民出版社。
	T
		台風﹙1970﹚。〈「民族鬥爭」與「階級鬥爭」的讀後感〉﹙1970.8﹚。《獨立台灣》﹐第26號﹙東京﹚﹐B22-B24。
		台南新報﹙1923﹐08/07﹚。〈學生の主義者〉。《台南新報》﹙台南﹚﹐7。
		台松﹙1974﹚。〈內容和形式的辨證關係〉。《台灣人民》﹐第8期﹙Halifax﹚﹐11-18﹑31。
		台灣*﹙1922﹚。〈本社幹事異動〉。《台灣》﹐第3年第8號﹙東京﹚﹐69。
		台灣*﹙1923a﹚。〈﹝學界消息﹞曉鐘會ノ成立〉。《台灣》﹐第4年第1號﹙東京﹚﹐72。
		台灣*﹙1923b﹚。〈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の成立〉。《台灣》﹐第4年第3號﹙東京﹚﹐80。
		台灣革命*﹙1975a﹚。〈關於李清一事件的討論〉。《台灣革命》﹐第1期﹙Toronto﹚﹐8-23。
		台灣革命*﹙1975b﹚。〈愛國主義與台灣新民主主義革命〉。《台灣革命》﹐第1期﹙Toronto﹚﹐50-52。
		台灣革命*﹙1976a﹚。〈台灣民間資本與國民黨政治體制﹕現階段的機會主義問題之五〉。《台灣革命》﹐第4期﹙Toronto﹚﹐55-62。
		台灣革命*﹙1976b﹚。〈資產階級與民主革命問題〉。《台灣革命》﹐第5期﹙Toronto﹚﹐51-57。
		台灣革命黨*﹙1985﹐01/05﹚。〈台灣革命黨建黨宣言〉。《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2。
		台灣民報*﹙1923a﹐08/01﹚。〈石煥長君被拘事件〉。《台灣民報》﹙東京﹚﹐5。
		台灣民報*﹙1923b﹐12/1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0。
		台灣民報*﹙1924a﹐01/0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7。
		台灣民報*﹙1924b﹐03/21﹚。〈中國對露國的承認條件〉。《台灣民報》﹙東京﹚﹐7。
		台灣民報*﹙1924c﹐03/21﹚。〈台灣通信〉。《台灣民報》﹙東京﹚﹐11。
		台灣民報*﹙1924d﹐03/2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6。
		台灣民報*﹙1924e﹐04/1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6。
		台灣民報*﹙1924f﹐04/2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6。
		台灣民報*﹙1924g﹐05/1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6。
		台灣民報*﹙1924h﹐06/11﹚。〈中俄國交恢復〉。《台灣民報》﹙東京﹚﹐2。
		台灣民報*﹙1924i﹐06/11﹚。〈社會進化與婦人的地位〉。《台灣民報》﹙東京﹚﹐7-10。
		台灣民報*﹙1924j﹐06/11﹚。〈編輯餘話〉。《台灣民報》﹙東京﹚﹐15。
		台灣民報*﹙1924k﹐06/21﹚。〈文協消息〉。《台灣民報》﹙東京﹚﹐3-4。
		台灣民報*﹙1924l﹐07/01﹚。〈既經受諾的中國國權恢復主義〉。《台灣民報》﹙東京﹚﹐3。
		台灣民報*﹙1924m﹐07/21﹚。〈加拉罕捧呈國書〉。《台灣民報》﹙東京﹚﹐2。
		台灣民報*﹙1924n﹐07/21﹚。〈中國反帝國主義之民眾運動〉。《台灣民報》﹙東京﹚﹐2。
		台灣民報*﹙1924o﹐08/11﹚。〈中俄正式會議〉。《台灣民報》﹙東京﹚﹐2。
		台灣民報*﹙1924p﹐08/11﹚。〈勿落人後﹙七月十日東京日日社說﹚〉。《台灣民報》﹙東京﹚﹐9-10。
		台灣民報*﹙1924q﹐08/11﹚。〈中俄互派大使〉。《台灣民報》﹙東京﹚﹐10-11。
		台灣民報*﹙1924r﹐08/11﹚。〈廢除不平等條約運動──北京八校教職員發表宣言〉。《台灣民報》﹙東京﹚﹐13。
		台灣民報*﹙1924s﹐09/11﹚。〈廢約同盟敬告使團〉。《台灣民報》﹙東京﹚﹐9。
		台灣民報*﹙1924t﹐09/21﹚。〈北京通信﹕中國外交上開一新紀元〉。《台灣民報》﹙東京﹚﹐3。
		台灣民報*﹙1924u﹐09/21﹚。〈北京的反帝國主義聯盟致世界被壓迫民族書〉。《台灣民報》﹙東京﹚﹐9。
		台灣民報*﹙1924v﹐09/21﹚。〈中國新國恥日排外運動﹕反帝國主義聯盟對全國的支部發會宣言〉。《台灣民報》﹙東京﹚﹐10。
		台灣民報*﹙1924w﹐10/01﹚。〈論廢止不平等條約運動﹙中華新報社說﹚〉。《台灣民報》﹙東京﹚﹐9。
		台灣民報*﹙1924x﹐10/11﹚。〈辛丑紀念﹙九月七日中華新報社說﹚〉。《台灣民報》﹙東京﹚﹐9。
		台灣民報*﹙1925﹐08/26﹚。〈本社特設五問〉。《台灣民報》﹙東京﹚﹐52-55。
		台灣民報*﹙1927﹐12/25﹚。〈來年に繰越す.重大事件の決算.社會運動史上に特筆すべきもの四つ〉。《台灣民報》﹙台北﹚﹐10。
		台灣民族民主革命同盟*﹙1983﹐07/16﹚。〈台灣民族民主革命同盟的「革命建國綱領」〉。《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15。
		台灣前進會馬列主義研讀小組﹙1981﹚。《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學說與台灣革命》。Stockholm﹕台灣前進會。
		台灣人民*﹙1972﹚。〈內部書信討論數則〉。《台灣人民》﹐第2期﹙Halifax﹚﹐40-45。
		台灣人民*﹙1974a﹚。〈編輯報告〉。《台灣人民》﹐第8期﹙Halifax﹚﹐封底裡﹑52。
		台灣人民*﹙1974b﹚。〈編輯報告〉。《台灣人民》﹐第9期﹙法國﹚﹐65。
		台灣人民社會主義同盟鋤頭組﹙1972﹚。〈台灣人民的獨立﹑解放﹑革命兼論台﹑中關係〉。《台灣人民》﹐第1期﹙Halifax﹚﹐15-19。
		台灣日日新報*﹙1922﹐09/18﹚。〈開慈善音樂會〉。《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4。
		台灣日日新報*﹙1923a﹐01/27﹚。〈社會を改造する前に自己の頭腦を改造せよと蔣渭水を戒吿せる峻烈なる檢察官の論吿〉。《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3b﹐02/04﹚。〈新台灣聯盟主幹新しがつてゐる娘との豔事から色消の裁判沙汰を起す〉。《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3c﹐02/05﹚。〈新台灣聯盟の演說會中止〉。《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3d﹐02/06﹚。〈石醫師之醜態〉。《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6。
		台灣日日新報*﹙1923e﹐06/02﹚。〈謝氏罷飛行業〉。《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6。
		台灣日日新報*﹙1923f﹐06/02﹚。〈謝文達君飛行界から隱退.今後は無產者の分相應な.工場の一職工一運轉手として働くと〉。《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3g﹐08/07﹚。〈不良學生の過激主義。或は金の為か〉。《台灣日日新報日刊》﹐7。
		台灣日日新報*﹙1923h﹐08/22﹚。〈 持久戰に入つたらしい.臺北印刷製本業主對本島人の賃銀爭議〉。《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4a﹐03/12﹚。〈文化協會の講演會解散.連溫卿の講演最中に〉。《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8a﹐05/11﹚。〈無政府主義東方聯盟を組織.宣傳費十萬元を.巧妙な國際為替詐欺で騙取した事件.主犯は新竹州生れの林炳文〉。《台灣日日新報夕刊》﹙台北﹚﹐2。
		台灣日日新報*﹙1928b﹐05/11﹚。〈偽造を發見した.全島郵便局.警戒が嚴重なので.一文も詐取出來なかつた〉。《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7。
		台灣日日新報*﹙1928c﹐05/12﹚。〈宣傳無政府主義之鮮人逮捕詳報.被係官質問猛然反抗終自吐漏事實〉。《台灣日日新報日刊》﹙台北﹚﹐4。
		台灣日日新報*﹙1928d﹐05/12﹚。〈お前は鮮人の申丹齋であらうと.係官に一喝され.猛然として反抗した.基隆署逮捕の劉文祥.遂に泥に吐く〉。《台灣日日新報夕刊》﹙台北﹚﹐4。
		台灣時代*﹙1981﹚。〈編輯報告〉。《台灣時代》﹐第12期﹙Ontario﹚﹐1。
		台灣時代*﹙1982﹚。〈編輯報告〉。《台灣時代》﹐第13期「史明問題討論專刊」﹙Ontario﹚﹐1。
		台灣思潮社﹙1982﹚。〈致一群人信﹙1981/7/1﹚〉。《台灣思潮》﹐第4期﹙Los Angeles﹚﹐93-95。
		台灣文化協會*﹙1924﹐03/11﹚。〈台灣文化協會會報﹙創立第三年度第一回報告﹚〉。《台灣民報》﹙東京﹚﹐14-16。
		台灣新民報社﹙編﹚。﹙1937﹚。《台灣人士鑑﹙昭和十二年版﹚》。台北﹕臺灣新民報社。
		台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1934﹚。《台灣人士鑑﹙昭和九年版﹚》。台北﹕台灣新民報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9a﹚。《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警察機關の構成》。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9b﹚。《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9a﹚。《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譯﹚。台北﹕創造出版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9b﹚。《台灣社會運動史》「政治運動」﹙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譯﹚。台北﹕創造出版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9c﹚。《台灣社會運動史》「共產主義運動」﹙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譯﹚。台北﹕創造出版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9d﹚。《台灣社會運動史》「無政府主義運動﹑民族革命運動﹑農民運動」﹙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譯﹚。台北﹕創造出版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5﹚。《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王詩琅譯﹚。台北﹕稻鄉出版社。
		陶季邑﹙1998﹚。〈關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次使用問題──與陳金龍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北京﹚﹐221-225。
		田誠﹙1922﹐12/27﹚。〈「今日」派之所謂馬克思主義〉。《嚮導週報》﹙上海﹚﹐合訂本頁122-123。
		田口運藏﹙1924﹚。〈階級意識〉﹙任一﹝羅任一﹞譯﹚。《平平旬刊》﹐第9期﹙上海﹚﹐1。
		同人﹙1924﹚。〈發刊詞〉。《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1。
		凃照彥﹙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李明峻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W
		Wallerstein, I.﹙1993﹚. Historical Capitalism. New York: Verso.
		Wallerstein, I.﹙1999﹚。《歷史資本主義》﹙路愛國﹑丁浩金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外務省記錄﹙1921a﹐09/22﹚。〈太平洋會議ヲ機トシ台灣独立運動計画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1b﹐10/07﹚。〈要視察者蔡惠如ノ行動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1c﹐11/16﹚。〈太平洋會議ヲ機トシ台灣人獨立運動計劃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1d﹐12/24﹚。〈台湾政治運動者ノ來往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2a﹐02/19﹚。〈新台灣社創刊宣言配布ノ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2b﹐02/19﹚。〈新台灣社組織ニ關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2c﹐06/05﹚。〈在北京台灣學生ニ關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3﹐03/16﹚。〈皇太子殿下行啟ニ関スル各種要視察人ノ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a﹐01/17﹚。〈在滬台灣人ノ決議文提出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b﹐06/10﹚。〈10.共産党機関雑誌「平平」〉。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3040865600﹐《新聞雑誌ニ関スル調査雑件•第二巻》﹙1.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c﹐07/14﹚。〈在上海一部台灣青年學生等行動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d﹐07/31﹚。〈在上海一部台灣青年學生等ノ傳單配布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e﹐08/02﹚。〈臺韓同志會ノ規約其他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f﹐08/12﹚。〈臺韓同志會主催ノ臺鮮人大會ノ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g﹐08/30﹚。〈中華全國學生總會豫備會ニ於ケル臺韓同志會ノ宣傳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h﹐10/06﹚。〈在上海台灣自治協會及台韓同志會ノ宣傳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4i﹐12/27﹚。〈台灣自治協會ノ傳單配布ノ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3041024600﹐《在内外協会関係雑件/在内ノ部 第四巻/15.台湾自治協会》﹙1.3.3﹚﹙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5a﹐01/14﹚。〈台韓同志會ノ傳單配布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5b﹐02/13﹚。〈特別要視察人台灣人彭華英渡支ノ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5c﹐03/04﹚。〈中韓台友誼會及台韓同志會ノ傳單配付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5d﹐04/02﹚。〈在北京台灣籍民ニ関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5e﹐09/21﹚。〈露國ヨリ歸來セル台灣人ノ言動ニ關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6a﹐03/29﹚。〈不穩印刷物押收ニ關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6b﹐04/23﹚。〈東京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倶楽部ニ関スル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3041029600﹐《在内外協会関係雑件/在内ノ部 第五巻/21.東京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倶楽部》﹙1.3.3﹚﹙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6c﹐05/19﹚。〈秘密出版物「新台灣」ニ關スル件〉。《不逞団関係雑件/台湾人ノ部》﹙4.3.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29﹐05/07﹚。〈要視察台灣人/來往ニ関スル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3163300﹙第13画像目から﹚﹐《要視察人関係雑纂/本邦人ノ部/台湾人関係 5.昭和五年》﹙I.4﹚﹙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30a﹚。〈13.東京通信社〉。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2030938800﹐《本邦通信機関及通信員関係雑纂/通信機関ノ部/2 昭和5年4月4日から昭和5年5月12日》﹙1.3.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30b﹚。〈第三號。在支台灣籍民ノ共產主義運動重要人物名簿﹙昭和五年四月調﹚〉。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3047900﹐《各国共産党関係雑件/中国ノ部 /共産党員名簿関係 1.北京》﹙I.4﹚﹙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外務省記錄﹙1930c﹐10/14﹚。〈要視察台灣人/來往ニ関スル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3163400﹙第37画像目から﹚﹐《要視察人関係雑纂/本邦人ノ部/台湾人関係 5.昭和五年》﹙I.4﹚﹙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汪暉﹙2008﹚。〈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60年代的消逝〉。收錄於﹕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頁1-57﹚。北京﹕三聯書店。
		汪敬虞﹙2007﹚。《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汪鐵峰﹝王學文﹞﹙1929a﹚。〈日本帝國主義治下的台灣──植民地台灣之經濟的意義〉。《世界雜誌》﹐第1卷第1期﹙上海﹚﹐111-118。
		汪鐵峰﹝王學文﹞﹙1929b﹚。〈日本帝國主義治下的台灣──植民地台灣之經濟的意義﹙續完﹚〉。《世界雜誌》﹐第1卷第2期﹙上海﹚﹐327-350。
		王傳厚﹙1991﹚。〈中共安徽省第一任省委書記——王步文傳略〉。收錄於﹕安徽省政協《安徽著名歷史人物叢書》編委會﹙編﹚﹐《革命中堅》﹙頁85-88﹚。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王德權﹙2003﹚。〈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新史學》﹐第14卷第2期﹙台北﹚﹐143-201。
		王汎森﹙1995﹚。〈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大陸雜誌》﹐第90卷6期﹙台北﹚﹐1-9。
		王凌雲﹙1985﹚。〈大革命時期的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黨史研究資料》﹐第5期﹙成都﹚﹐332-338。
		王茂盛﹙1981a﹚。〈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演化﹕壹﹑本世紀初到一九三七年〉。《台灣思潮》﹐第1期﹙Los Angeles﹚﹐2-14。
		王茂盛﹙1981b﹚。〈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演化﹕貳﹑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九年〉。《台灣思潮》﹐第2期﹙Los Angeles﹚﹐72-84。
		王茂盛﹙1981c﹚。〈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演化﹕參﹑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九年〉。《台灣思潮》﹐第3期﹙Los Angeles﹚﹐56-67。
		王茂盛﹙1982﹚。〈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演化﹕肆﹑一九六○年到一九七九年〉。《台灣思潮》﹐第4期﹙Los Angeles﹚﹐30-47。
		王慶祥﹙1997﹚。《范船僧》。浙江﹕象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王秋心﹙1981﹚。〈親切的教誨 難忘的記憶——回憶孫中山先生兩事〉。《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江西﹚﹐26-28。
		王秋心與代英﹝惲代英﹞﹙1924﹚。〈文學與革命﹙通訊﹚〉。《中國青年》﹐第31期﹙上海﹚﹐12-14。
		王曉波﹙編﹚。﹙2005a﹚。《蔣渭水全集增訂版》﹙上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曉波﹙編﹚。﹙2005b﹚。《蔣渭水全集增訂版》﹙下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學典﹙1996﹚。《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王學文﹙1930﹚。〈中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其發展及其前途〉。《新思潮》﹐第5期「中國經濟研究專號」﹙上海﹚﹐抽印頁1-27。
		王學文﹙1986﹚。〈中國經濟學界概觀〉﹙1928.11.26﹚。收錄於﹕王學文﹐《王學文經濟文選﹙一九二五-一九四九﹚》﹙頁64-71﹚。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王遠義﹙2004﹚。〈無政府主義概念史的分析〉。《台大歷史學報》﹐第33期﹙台北﹚﹐399-425。
		王振寰﹙1988﹚。〈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期﹙台北﹚﹐117-144。
		威聖﹝賀威聖﹞﹙1924a﹚。〈責備賢者的幾句話〉。《平平旬刊》﹐第2期﹙上海﹚﹐8。
		威聖﹝賀威聖﹞﹙1924b﹚。〈讀書難〉。《平平旬刊》﹐第3期﹙上海﹚﹐2-3。
		威聖﹝賀威聖﹞﹙1924c﹚。〈學術運動與社會運動〉。《平平旬刊》﹐第5期﹙上海﹚﹐4-5。
		威聖﹝賀威聖﹞﹙1924d﹚。〈學術運動與社會運動〉。《平平旬刊》﹐第6期﹙上海﹚﹐4-6。
		威聖﹝賀威聖﹞﹙1924e﹚。〈學術運動與社會運動〉。《平平旬刊》﹐第7期﹙上海﹚﹐5-6。
		威聖﹝賀威聖﹞﹙1924f﹚。〈學術運動與社會運動〉。《平平旬刊》﹐第8期﹙上海﹚﹐5-6。
		威聖﹝賀威聖﹞﹙1924g﹚。〈學術運動與社會運動〉。《平平旬刊》﹐第9期﹙上海﹚﹐5-8。
		尾崎秀樹﹙1982﹚。〈山口小静の生と死──山川菊栄の回想にふれて〉 《山川菊栄集月報》﹙第4回第9卷﹐頁1-3﹚。東京﹕岩波書店。
		梶村秀樹與姜德相﹙編﹚。﹙1972﹚。《朝鮮》﹙五﹚。東京﹕みすず書房。
		衛藤瀋吉與許淑真﹙1984﹚。《鈴江言一伝》。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溫•連﹝連溫卿﹞﹙1926a﹐08/15﹚。〈印度的賣淫〉。《台灣民報》﹙東京﹚﹐12-13。
		溫•連﹝連溫卿﹞﹙1926b﹐09/19﹚。〈「亡羊補牢」〉。《台灣民報》﹙東京﹚﹐12-13。
		溫•連﹝連溫卿﹞﹙1926c﹐12/12﹚。〈要怎麼看〉。《台灣民報》﹙東京﹚﹐11-13。
		溫•連﹝連溫卿﹞﹙1926d﹐12/12﹚。〈要怎麼看﹙下﹚〉。《台灣民報》﹙東京﹚﹐13-15。
		吳承明﹙1996a﹚。〈中國近代經濟史若干問題的思考〉。收錄於﹕吳承明﹐《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頁7-20﹚。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
		吳承明﹙1996b﹚。〈論廣義政治經濟學〉。收錄於﹕吳承明﹐《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頁29-43﹚。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
		吳明時﹙2004﹚。〈一九九○年代的基層臺獨運動——一個社會運動的觀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台北﹚﹐229-285。
		吳叡人﹙2006﹚。〈台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第3期﹙台北﹚﹐93-103。
		吳壽彭等﹙1929﹚。《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
		吳志成﹙1973﹚。〈從島內出來的一份報告〉。《台灣人民》﹐第4期﹙Halifax﹚﹐32-35。
	X
		夏衍﹙1988﹚。《夏衍選集》﹙第4卷﹚。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
		夏祖麗﹙2000﹚。《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向井孝﹙1974﹚。《山鹿泰治.人とその生涯》。東京﹕青蛾房。
		向陽﹙1989﹚。〈華崗著作年表〉。《衢州文史資料》﹐第6輯﹙衢州﹚。
		象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姜冰生〉。收錄於﹕象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象山文史資料》﹙第五輯﹐頁113-114﹚。浙江﹕象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蕭友山﹙1946﹚。《臺灣解放運動の回顧》。臺北﹕三民書局。
		蕭友山與徐瓊二﹙2002﹚。《台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陳平景譯﹚。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曉風﹝陳望道﹞﹙1921﹐03/15﹚。〈日本社會運動家態度漸趨一致的原因〉。《覺悟》﹙上海﹚﹐1。
		謝金蓉﹙2005﹚。《蔡惠如和他的時代》。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謝廉清﹙1926a﹚。「謝廉清演說的大意」。收錄於﹕李漢石﹝李伯剛﹞﹙編﹚﹐《反帝國主義運動》﹙頁49-52﹚。上海﹕經濟研究會。
		謝廉清﹙1926b﹚。〈帝國主義的運命〉。收錄於﹕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編﹙編﹚﹐《反帝國主義概要》﹙頁110-115﹚。上海﹕經濟研究會。
		謝雪紅﹙2004﹚。《我的半生記》。台北﹕楊翠華。
		謝蔭明﹙1982﹚。〈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聯盟〉。《北京黨史資料通訊》﹐總第4期﹙北京﹚。
		謝蔭明﹙1984﹚。〈北京反帝大聯盟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動〉。《歷史教學》﹐1984年第9期﹙北京﹚﹐13-15。
		新國際﹙2009﹐05/08﹚。〈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許登源紀念專輯〉。《新國際》﹙台北﹚﹐1-4。
		新世紀﹙1907a﹚。〈新世紀之革命〉。《新世紀》﹐第1號﹙巴黎﹚﹐1-3。
		新世紀﹙1907b﹚。〈吾道不孤〉。《新世紀》﹐第13號﹙巴黎﹚﹐3。
		新台灣大眾時報*﹙1931﹚。〈台灣文化協會當面的任務〉。《新台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1號﹙東京﹚﹐17-37。
		新台灣聯盟﹙1922a﹚。〈新台灣聯盟宣言書〉﹙日文﹚。《台灣》﹐第3年第8號﹙東京﹚﹐67-68。
		新台灣聯盟﹙1922b﹚。〈新台灣聯盟宣言書〉﹙漢文﹚。《台灣》﹐第3年第9號﹙東京﹚﹐40。
		新台灣社﹙1923﹚。〈本社要緊啟事〉。《新台灣創刊的宣言》﹙北京﹚﹐2。
		新台灣社同人﹙1923﹚。〈新台灣創刊的宣言﹗﹗〉。《新台灣創刊的宣言》﹙北京﹚﹐1。
		興南新聞社﹙編﹚。﹙1943﹚。《台灣人士鑑﹙昭和十八年版﹚》。台北﹕興南新聞社。
		幸德秋水﹙1997﹚。〈獄中致三律師的申辯書〉﹙1910.12.18﹚。收錄於﹕幸德秋水﹐《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頁99-108﹚。北京﹕商務印書館。
		熊得山﹙1922﹚。〈「名」「實」底討論〉。《今日》﹐第2卷第4號﹙北京﹚﹐1-6。
		秀潮﹝許乃昌﹞﹙1923﹐07/15﹚。〈中國新文學運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台灣民報》﹙東京﹚﹐3-4。
		秀湖﹝許乃昌﹞﹙1923﹚。〈友邦〉。《中國青年》﹐第3期﹙上海﹚﹐8。
		秀湖生﹝許乃昌﹞﹙1923a﹚。〈歐戰後の中國思想界〉。《台灣》﹐第4年第5號﹙東京﹚﹐38-42。
		秀湖生﹝許乃昌﹞﹙1923b﹚。〈台灣議會と無產階級解放〉。《台灣》﹐第4年第7號﹙東京﹚﹐43-48。
		虛無﹝謝廉清﹞﹙1924﹐01/01﹚。〈﹝雜錄﹞上海台灣青年會之創立〉。《台灣民報》﹙東京﹚﹐13。
		徐三郎﹙1974﹚。〈團結於進步〉。《台灣人民》﹐第9期﹙法國﹚﹐24-25。
		徐善廣與柳劍平﹙1989﹚。《中國無政府主義史》。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許登源﹙1987﹚。〈二‧二八前夕的台灣經濟〉。《台灣與世界》﹐1987年4月號﹙New York﹚﹐20-28。
		許滌新與吳承明﹙編﹚。﹙2003﹚。《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1卷「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
		許地山﹙1930﹚。〈許序〉。收錄於﹕山川均﹐《台灣民眾的悲哀》﹙蕉農﹝宋斐如﹞譯﹚﹙序言頁1-2﹚。北平﹕新亞洲書局。
		許地山﹙編﹚。﹙1922﹚。《北京台灣青年會月刊》﹙特別號﹚。北京。
		許宏義﹙1987﹚。〈左雄路線與政客左雄〉。《台灣解放》﹐創刊號﹙Darien IL.﹚﹐24-38。
		許可成與孔寒冰﹙1988﹚。〈從「工人政府」口號到「工農政府」口號──共產國際前五年策略思想的兩次轉變〉﹐《國際共運史研究》﹐第6輯﹙1988﹐北京﹚﹐1-19。
		許銘義整理﹙1993﹚。〈臺灣前途和兩岸關係﹕紐約鄉情座談會紀錄〉。《海峽評論》﹐第33期﹙台北﹚﹐21-34。
		許乃昌﹙1926a﹐10/24﹚。〈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續﹚〉。《台灣民報》﹙東京﹚﹐9-11。
		許乃昌﹙1926b﹐10/31﹚。〈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續.完﹚〉。《台灣民報》﹙東京﹚﹐9-11。
		許南村﹝陳映真﹞﹙編﹚。﹙2002﹚。《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出版社。
		許天民﹙1924﹐01/22﹚。〈台灣人的賀年片〉。《民國日報》﹙上海﹚﹐8。
		許秀湖﹝許乃昌﹞﹙1922﹐12/22﹚。〈﹝藝術談﹞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us﹚底見解〉。《覺悟》﹙上海﹚﹐2。
		許秀湖﹝許乃昌﹞﹙1923a﹚。〈﹝雜譚﹞讀「心潮」裡底五篇小說〉。《文學旬刊》﹐第64期﹙上海﹚﹐4。
		許秀湖﹝許乃昌﹞﹙1923b﹚。〈雜譚〉。《文學旬刊》﹐第59期﹙上海﹚﹐4。
		許之楨﹙1980﹚。〈關於新漁陽里六號的活動情況〉。《黨史資料叢刊》﹐總第2輯﹙上海﹚﹐39-42。
		薛曉建﹙1998﹚。〈非基督教運動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Y
		嚴秀峰﹙1995﹚。〈李友邦與中國抗戰和台灣光復〉。《海峽評論》﹐第60期﹙台北﹚﹐53-55。
		楊芳燕﹙2004﹚。〈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台北﹚﹐365-397。
		楊公哲﹙1981﹐06/06﹚。〈論海外台灣革命運動中右派理論的真空狀態〉。《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7。
		楊克煌﹙1956﹚。《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楊奎松﹙1997﹚。《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
		楊逵﹙2007a﹚。〈《第三代》及其他〉﹙1937﹚﹙曾健民譯﹚。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學習楊逵精神」﹙頁23-28﹚。台北﹕人間出版社。
		楊逵﹙2007b﹚。〈六月十七日前後──紀念忠烈祠典禮〉﹙1946﹚﹙曾健民譯﹚。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學習楊逵精神」﹙頁15-22﹚。台北﹕人間出版社。
		楊文隆﹙1973﹚。〈與一位右派朋友談台灣問題〉。《台灣人民》﹐第7期﹙Halifax﹚﹐11-15。
		楊雲萍﹙1946﹚。〈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回顧〉。《台灣文化》﹐第1期第1期﹙台北﹚﹐10-13。
		野沢豊﹙1974﹚。〈序章 中国の国民革命についての序論的考察〉。收錄於﹕野沢豊﹙編﹚﹐《中国国民革命史の硏究》﹙頁3-31﹚。東京﹕靑木書店。
		葉博夫﹙1989﹚。〈羅任一傳〉。《內江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四川﹚﹐135-151。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台北﹕晨星出版社。
		葉芸芸﹙1988﹚。〈樂觀其成﹐寄予厚望﹕關於新黨成立的座談紀要〉﹙1986.11.1﹚。收錄於﹕葉芸芸﹙編﹚﹐《中共對台政策與台灣前途》﹙頁99-128﹚。台北﹕人間出版社。
		葉芸芸﹙2006﹚。《餘生猶懷一寸心》。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伊羅生﹙1947﹚。《中國革命的悲劇》﹙劉海生譯﹚。上海﹕嚮導書局。
		逸見吉三﹙1971﹚。〈台湾独立運動に散った無名鬼〉。《現代之眼》﹐第12卷第4期﹙東京﹚﹐200-209。
		逸見吉三﹙1976﹚。《墓標なきアナキスト像》。東京﹕三一書房。
		逸見吉三﹙1982﹚。〈記日據時代台灣兩位無政府主義者〉﹙游清水譯﹚。《台灣思潮》﹐第4期﹙Los Angeles﹚﹐89-92。
		逸民﹙1924﹚。〈我對於懷疑洋人釘死奶媽的感想〉。《平平旬刊》﹐第8期﹙上海﹚﹐4-5。
		尹蘇野﹝尹滋英﹞﹙1924﹚。〈韓國的民族運動〉。《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2-3。
		友竹﹝柳樹人﹞﹙1930﹚。〈日本掠奪朝鮮與朝鮮獨立運動〉。《新東方》﹐第1卷第3號﹙北平﹚﹐31-45。
		于光遠與韓鋼﹙2005﹚。《「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歷史命運﹕讀史筆記》。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越無﹝連溫卿﹞﹙1924﹚。〈蠹魚的旅行日記〉。琉球﹕比嘉春潮所藏剪貼稿本。
	Z
		朝日新聞社﹙1992﹚。《美術特集﹕前田寬治》。東京﹕朝日新聞社。
		載德﹙1991﹚。〈載德報告中華學生廢約同盟會紀念九七國恥活動呈〉﹙1924.9.2﹚。收錄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3輯「民眾運動」﹐頁628-629﹚。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臧汝興﹙2000﹚。〈韓國的社會結構體論爭﹙一﹚〉。《左翼》﹐第5號﹙台北﹚﹐24-25。
		張繼與劉光漢﹙1907﹚。〈社會主義講習所廣告〉。《天義》﹐第3卷﹙東京﹚﹐51。
		張懷智﹙1988﹚。〈瞿秋白與《赤潮曲》〉。《中國音樂》﹐1988年第1期﹙北京﹚﹐12-13。
		張景﹙1983﹚。〈安那其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活動片斷〉。《文史資料選輯》﹐第90輯﹙北京﹚﹐113-124。
		張良澤﹙1989﹚。《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隆志﹙1998﹚。〈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錄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論文集》﹙頁2031-2056﹚。台北﹕國史館。
		張隆志﹙2004﹚。〈殖民現代性分析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133-160﹚。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張敏﹙1975﹚。〈階級鬥爭的問題〉。《台灣革命》﹐第2期﹙Toronto﹚﹐48-54。
		張慶海﹙1998﹚。〈論對「半封建」「半殖民地」兩個概念的理論界定〉。《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北京﹚﹐226-234。
		張深切﹙1947﹚。《在廣東發動的台灣獨立革命運動史略》。台中﹕中央書局。
		張深切﹙1961﹚。《里程碑》。台中﹕聖工出版社。
		張深切﹙1965﹚。《我與我的思想》。台中﹕張深切。
		張深切﹙1998﹚。《里程碑》。台北﹕文經社。
		張我軍﹙1923﹚。〈南支那に於ける排日對策〉。《台灣》﹐第4年第7號﹙東京﹚﹐49-53。
		張炎憲﹙1988﹚。〈社會民主主義者──連溫卿﹙一八九五──一九五七﹚〉。收錄於﹕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頁361-369﹚。台北﹕稻鄉出版社。
		張友漁﹙1990﹚。〈回憶與鈴江言一的交往〉。收錄於﹕陳荷夫﹙編﹚﹐《張友漁回憶錄》﹙頁119-12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允侯等﹙編﹚。﹙1979﹚。《五四時期的社團》﹙第4卷﹚。北京﹕三聯書店。
		彰生﹙1983﹚。〈日據時期台灣的社會民主主義者──連溫卿﹙一八九五~一九五七﹚〉。《夏潮論壇》﹐第1卷第3期﹙台北﹚﹐58-61。
		趙耿梅﹙1989﹚。〈漫談我中學生活與再晤蔣經國同學〉。收錄於﹕政協川沙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川沙文史資料》﹙第1輯﹐頁145-147﹚。上海﹕政協川沙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趙樂﹙1986﹚。《西方現代派文學與藝術》。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趙石﹙1978﹚。〈台灣的資本壟斷問題〉。《台灣時代》﹐第4期﹙Ontario﹚﹐2-5﹑13。
		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1984﹚。〈崔曉立〉。收錄於﹕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浙江人物簡志》﹙下冊﹐頁280﹚。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貞﹙1924﹚。〈台灣在五一紀念日的意義〉。《平平旬刊》﹐五一紀念特刊﹙上海﹚。
		真一﹙1924a﹚。〈台灣怎麼樣了﹖〉。《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9-11。
		真一﹙1924b﹚。〈再談台灣問題〉。《平平旬刊》﹐第2期﹙上海﹚﹐4-6。
		真一﹙1924c﹚。〈台灣的人造地震〉。《平平旬刊》﹐第4期﹙上海﹚﹐4。
		真一﹙1924d﹚。〈台灣的自治和請願都不中用〉。《平平旬刊》﹐第7期﹙上海﹚﹐2-4。
		真一﹙1924e﹚。〈台灣的保甲法當如何廢除﹖〉。《平平旬刊》﹐第9期﹙上海﹚﹐2-3。
		鄭超麟﹙1996﹚。《鄭超麟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
		鄭超麟﹙2004a﹚。《鄭超麟回憶錄》﹙上卷﹚。北京﹕東方出版社。
		鄭超麟﹙2004b﹚。《鄭超麟回憶錄》﹙下卷﹚。北京﹕東方出版社。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鄭鴻生﹙2002﹚。〈變生肘腋──民族主義論戰突起﹙八﹚﹕記台大校園裡的第一場統獨論戰〉。《海峽評論》﹐2002年6月號﹙台北﹚﹐61-63。
		鄭鴻生與陳信行﹙2009﹚。〈紀念左翼前輩許登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4期﹙台北﹚﹐501-504。
		鄭學稼﹙1980﹚。〈劉師復和他的思想〉。收錄於﹕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劉師復文存》﹙頁67-97﹚。台北﹕帕米爾書店。
		鄭衣德﹙2009﹐04/08﹚。〈保釣統運知名左翼理論家許登源逝世〉。《僑報》﹙洛杉磯﹚。擷取於2009/5/1﹐來自﹕http://www.usqiaobao.com/newscenter/2009-04/08/content_205523.htm
		中村哲﹙1997﹚。〈中國前近代史理論的重構──序說〉。收錄於﹕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4﹚。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村哲﹙2002﹚。《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編﹚。﹙1992﹚。《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組織史資料﹕1921-1987》。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與江蘇省檔案館﹙編﹚。﹙1987﹚。《江蘇革命鬥爭紀略》。北京﹕檔案出版社。
		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等﹙編﹚。﹙1991﹚。《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組織史資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1979a﹚。《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1卷﹚。北京﹕三聯書店。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1979b﹚。《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3卷﹚。北京﹕三聯書店。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1a﹚。《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3輯「文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1b﹚。《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3輯「政治」﹚。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89﹚。〈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1925.1﹚。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頁329-341﹚。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擴大執行委員會﹙1989﹚。〈農民兵士間的工作問題議決案〉﹙1924.5﹚。收錄於﹕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頁247-250﹚。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51﹚。〈關於台灣工作〉﹙1948.5-6﹚。收錄於﹕國防部保密局﹙編﹚﹐《搜獲共匪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重要秘密文件》﹙頁1-11﹚。台北﹕國防部保密局。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編﹚。﹙1982﹚。《中國無政府主義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2008﹚。《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北京地方團﹙2001﹚。〈1924年北京地方團「公開解散﹑秘密另組」及審查合格的團員名單〉。收錄於﹕王效挺﹑黃文一﹙編﹚﹐《戰鬥的足跡﹕北大地下黨有關史料選編》﹙頁51-5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華全國總工會工運史研究室等﹙編﹚。﹙1983﹚。《二七大罷工資料選編》。北京﹕工人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90﹚。《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與北京市檔案館﹙編﹚。﹙1991﹚。《北京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22-1926年﹚》。北京﹕北京市檔案館。
		中央日報*﹙1951﹐10/09﹚。〈胡鄂公病逝〉。《中央日報》﹙台北﹚﹐3。
		中央統戰部與中央檔案館﹙編﹚。﹙1988﹚。《中共中央解放戰爭時期統一戰線文件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
		仲農﹙1925﹚。〈小宣言〉。《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23-25。
		周斌﹙2006﹚。〈亞細亞民族會議與中國的反對運動〉。《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3期﹙北京﹚﹐128-159。
		周恩來﹙1983﹚。〈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1944﹚。收錄於﹕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上卷﹐頁157-187﹚。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利生﹙2004﹚。《吳廷康與中國大革命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俟松與杜汝淼﹙編﹚。﹙1989﹚。《許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朱華庭﹙1986﹚。〈「要將投袂興神州」——賀威聖烈士傳略〉。收錄於﹕中共浙江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辦公室﹑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不朽的戰士﹕浙江革命英烈傳》﹙第一集﹐頁1-6﹚。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朱謙之﹙1925﹚。〈台灣學生聯合會演說辭﹙1925.4.12﹚〉。《台灣新青年》﹐創刊號﹙廈門﹚﹐11-15。
		朱謙之﹙1926﹚。〈序﹙1925.11.20﹚〉。收錄於﹕漢人﹝黃玉齋﹞﹐《台灣革命史》﹙序言頁1﹚。上海﹕泰東圖書局。
		朱世紀﹙1981﹚。〈台灣革命中的民族與階級問題〉。《美麗島週報》﹙Los Angeles﹚﹐11。
		朱雙一﹙2006﹚。〈《台灣民報》對五四新文學作品的介紹及其影響和作用〉。論文發表於﹕台北「日據時期台灣的文化與社會運動」研討會。
		朱雙一﹙2008﹚。〈《台灣民報》對五四新文學作品的介紹及其影響和作用〉。《台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4期﹙廈門﹚﹐84-93。
		竹中信子﹙1996﹚。《殖民地台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東京﹕田畑書店。
		追風﹝謝春木﹞﹙1924﹐09/11﹚。〈東京留學生夏季回台講演日記〉。《台灣民報》﹙東京﹚﹐13-14。
		準台灣人﹙1972﹚。〈回鄉前夕〉。《台灣人民》﹐第1期﹙Halifax﹚﹐20-28。
		卓言若﹝陳映真﹞﹙1999﹚。〈駱駝英對當代台灣文藝理論建設的貢獻──讀《論「台灣文學」諸論爭》筆記〉。收錄於﹕陳映真﹙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噤啞的論爭」﹙頁45-64﹚。台北﹕人間出版社。
		鄒議﹝陳映真﹞﹙2000﹚。〈讓歷史整備我們的隊伍〉。《左翼》﹐第5號﹙台北﹚﹐1-4。
		左雄﹙1970a﹚。〈「民族鬥爭」與「階級鬥爭」〉﹙1970.1.14﹚。《獨立台灣》﹐第23號﹙東京﹚﹐B-D。
		左雄﹙1970b﹚。〈從「台灣獨立」到「台灣革命」──讀林伯仁「切心總檢討」有感〉﹙1970.4.10﹚。《獨立台灣》﹐第23號﹙東京﹚﹐J-N。
		左雄﹙1970c﹚。〈兩個盲點〉﹙1967.6.15﹚。《獨立台灣》﹐第25號﹙東京﹚﹐A14-A16。
		左雄﹙1970d﹚。〈台灣革命的階級性與民族性〉﹙1970.7.28﹚。《獨立台灣》﹐第26號﹙東京﹚﹐B8-B14。
		左雄﹙1970e﹚。〈試論台灣革命的正確路線〉﹙1970.11.29﹚。《獨立台灣》﹐第26號﹙東京﹚﹐B16-B19。
		左雄﹙1971a﹚。〈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吧﹗〉﹙1970.12.20﹚。《獨立台灣》﹐第29號﹙東京﹚﹐B18-B19。
		左雄﹙1971b﹚。〈國際主義與台灣革命〉﹙1971.3.4﹚。《獨立台灣》﹐第31號﹙東京﹚﹐B4-B7。
		左雄﹙1971c﹚。〈階級鬥爭與思想路線〉﹙1971.3.17﹚。《獨立台灣》﹐第33號﹙東京﹚﹐4-7。
		佐野學﹙1923a﹚。〈將來の殖民政策について〉。《台灣》﹐第4年第1號﹙東京﹚﹐12-18。
		佐野學﹙1923b﹚。〈台灣議會の設置を助けよ〉。《台灣》﹐第4年第3號﹙東京﹚﹐37-40。
		佐野學﹙1923c﹚。〈弱小民族解放論──社會主義和民族運動〉。《台灣》﹐第4年第6號﹙東京﹚﹐64-75。
		佐野學﹙1924﹚。〈過上海〉。《平平旬刊》﹐創刊號﹙上海﹚﹐3-4。
後記
出版資訊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勘誤表
封底




نظرات کاربران